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3页 |
主要图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1页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冷却塔的分类 | 第19-20页 |
·按通风方式分类 | 第19页 |
·按空气与循环冷却水是否接触分类 | 第19-20页 |
·按空气和水的气流方向分类 | 第20页 |
·冷却塔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冷却塔的结构 | 第21页 |
·逆流密闭式冷却塔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淋水填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22-26页 |
·按淋水填料的表面形式分类 | 第22-24页 |
·按制作材料分类 | 第24-26页 |
·冷却塔淋水填料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冷却塔淋水填料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26-28页 |
·冷却塔淋水填料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28-3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逆流密闭式冷却塔淋水填料层热力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31-45页 |
·淋水填料空气与水热质交换的数学模型建立 | 第31-37页 |
·喷淋水在淋水填料层的传热方式 | 第31-32页 |
·淋水填料传热与传质的关系 | 第32-33页 |
·淋水填料空气与水热质交换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数学模型中各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37-40页 |
·空气侧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喷淋水侧参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容积传质系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40-42页 |
·喷淋水出口温度的确定 | 第40-42页 |
·空气出口温度的确定 | 第42页 |
·计算机程序简介 | 第42-44页 |
·输入原始变量参数 | 第43页 |
·传热传质计算 | 第43页 |
·输出计算结果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实验台的设计 | 第45-59页 |
·实验台的布置 | 第45-47页 |
·实验系统简介 | 第45-47页 |
·实验台运行流程 | 第47页 |
·设备和仪表 | 第47-53页 |
·空气处理设备 | 第47-48页 |
·空气侧的测量仪表 | 第48-51页 |
·喷淋水侧的测量仪表 | 第51页 |
·冷却水侧的测量仪表 | 第51-52页 |
·网络数据采集系统 | 第52页 |
·调节装置 | 第52-53页 |
·目的和方案 | 第53-55页 |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实验工况设计 | 第53-55页 |
·实验操作规程 | 第55-56页 |
·实验前准备工作 | 第55页 |
·实验操作 | 第55页 |
·实验结束 | 第55-56页 |
·实验数据整理及误差分析 | 第56-58页 |
·温度测量误差 | 第56-57页 |
·流量测量误差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淋水填料层热工性能的模拟验证与实验研究 | 第59-93页 |
·冷却塔进风参数的测定 | 第59-63页 |
·空气流量的测定 | 第59-62页 |
·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 | 第62-63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3-77页 |
·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64-69页 |
·喷淋水流量变化对淋水填料热工性能的影响 | 第69-73页 |
·空气流量变化对淋水填料热工性能的影响 | 第73-77页 |
·淋水填料的热工性能对逆流密闭式冷却塔热工性能的影响 | 第77-91页 |
·淋水填料层的散热量占逆流密闭式冷却塔散热量的百分比 | 第77-84页 |
·逆流密闭式冷却塔内喷淋水温度和空气焓值的分布 | 第84-85页 |
·淋水填料热力性能对逆流密闭式冷却塔效率的影响 | 第85-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7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附录 | 第100-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