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设计美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第9页 |
·《园冶》的成书与身世 | 第9-10页 |
·《园冶》沉寂的原因分析 | 第10-14页 |
·主观原因 | 第10-13页 |
·客观原因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与版本 | 第14-16页 |
·整体理解与研究定位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第2章 《园冶》的设计美学本体论 | 第21-34页 |
·"真"与"假"的审美关系 | 第21-23页 |
·形式与功能的平衡 | 第23-25页 |
·科学与文人精神的联姻 | 第25-28页 |
·艺术与技术 | 第26-27页 |
·"主人"与"匠人" | 第27-28页 |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第28-34页 |
·"因"之 | 第29-30页 |
·"借"之 | 第30-34页 |
第3章 《园冶》的设计美学构成论 | 第34-48页 |
·物美 | 第34-44页 |
·不论拙巧,当用则奇-材料美 | 第34-37页 |
·造式无定,合宜合意-造型美 | 第37-39页 |
·清新悦目,简式遵雅-图案美 | 第39-42页 |
·色从自然,时遵雅朴-色彩美 | 第42页 |
·虫鸟鸣幽,梵音到耳-音乐美 | 第42-43页 |
·高低曲折,蜿蜒无尽-节奏韵律美 | 第43-44页 |
·境美 | 第44-46页 |
·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境之美 | 第44-46页 |
·归林得意,老圃有余-心境之美 | 第46页 |
·物美与境美之交融和谐 | 第46-48页 |
第4章 《园冶》的生态美学观 | 第48-61页 |
·生态美学 | 第48-51页 |
·生态美学的提出 | 第48-49页 |
·概念解析 | 第49-50页 |
·生态美学的意义 | 第50-51页 |
·《园冶》的生态美学观 | 第51-59页 |
·"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学 | 第51-52页 |
·可持续发展论 | 第52-55页 |
·宜居环境论 | 第55-59页 |
·生态园林——人类理想的栖息地 | 第59-61页 |
第5章 计成的设计作品解析 | 第61-74页 |
·作品简述 | 第61-66页 |
·吴玄的"东第园" | 第61-62页 |
·汪士衡的"寤园" | 第62-64页 |
·郑元勋的"影园" | 第64-66页 |
·计成的园林设计特点 | 第66-69页 |
·创新求变-注重艺术与设计思想的融入 | 第66-67页 |
·意在笔先-用绘画的手法造园 | 第67-68页 |
·从简遵雅-以清赏、简朴为美 | 第68-69页 |
·世之兴造,须求得人-造园人才条件 | 第69-74页 |
·自身素质的培养 | 第70-71页 |
·专业知识的提升 | 第71-72页 |
·创作心态的优化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