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宝的抑菌效果及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 绿色药物添加剂的应用状况 | 第12-18页 |
·绿色药物添加剂的产生背景 | 第12-13页 |
·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 第13-18页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 第13-14页 |
·寡聚糖 | 第14-15页 |
·酶制剂 | 第15-16页 |
·益生素 | 第16页 |
·酸味剂 | 第16-17页 |
·糖萜素 | 第17-18页 |
·复合绿色饲料添加剂 | 第18页 |
2 抑菌宝的概述 | 第18-19页 |
·抑菌宝的概念 | 第18页 |
·抑菌宝的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细胞膜的降解 | 第18页 |
·降低细胞内的pH值 | 第18页 |
·抑菌宝可抑制细菌脂肪酶的生成 | 第18-19页 |
·抑菌宝的抑菌范围 | 第19页 |
·抑菌宝的特性 | 第19页 |
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4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抑菌宝的体外抑菌效果 | 第22-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菌种与药物 | 第22页 |
·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菌液制备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23页 |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23页 |
·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第23-24页 |
·抑菌宝与抗生素促生长剂的抑菌对比 | 第24页 |
·抑菌宝与酸制剂的抑菌对比 | 第24页 |
·抑菌宝与其他促生长剂(植物提取物)的抑菌对比 | 第24页 |
2 试验结果 | 第24-28页 |
·抑菌宝对5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第24-25页 |
·抑菌宝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第25页 |
·抑菌宝的最低杀菌浓度(MBC) | 第25-26页 |
·抑菌宝与抗生素促生长剂的抑菌对比结果 | 第26页 |
·抑菌宝与酸制剂的抑菌对比结果 | 第26-27页 |
·抑菌宝与促生长剂(植物提取物)的抑菌对比结果 | 第27-28页 |
3 分析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抑菌宝治疗仔猪下痢试验 | 第29-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1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试验场地 | 第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仔猪黄白痢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饲养管理 | 第30页 |
·测试指标 | 第30-31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31页 |
2 结果 | 第31-32页 |
·病死率 | 第31页 |
·有效率 | 第31-32页 |
·治愈率 | 第32页 |
3 分析讨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抑菌宝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3-3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时间和地点 | 第33页 |
·抑菌宝 | 第33页 |
·试验饲粮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供试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 第34页 |
·饲养管理 | 第34-3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5页 |
2 结果 | 第35-36页 |
·体重 | 第35页 |
·日增重 | 第35页 |
·对肉鸡各阶段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分析讨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分析讨论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37-39页 |
1 分析讨论 | 第37-38页 |
·抑菌宝的抗菌效果分析 | 第37页 |
·抑菌宝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测定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