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面向Uniwell(H.K.)公司的业务同步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论文研究现状第11-17页
     ·国外远洋运输信息化概述第11-12页
     ·国内远洋运输信息化概述第12-14页
     ·实现信息共享的信息技术概述第14-17页
   ·论文框架结构第17-18页
   ·论文创新点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9-26页
   ·数据同步的基本理论第19-21页
     ·数据同步的概念第19页
     ·数据复制第19-21页
     ·数据同步更新的方式第21页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第21-25页
     ·XML 介绍第22-23页
     ·XML 文档第23-24页
     ·XML 解析技术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业务同步的定义及结构设计第26-40页
   ·业务第26-30页
   ·传统办公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业务同步的定义第31-33页
   ·业务同步的结构设计第33-37页
   ·业务同步与其他技术的比较第37-39页
     ·业务同步与数据同步的比较第37-38页
     ·业务同步与分布式数据库的比较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业务同步平台设计第40-64页
   ·生成数据传输单元第41-49页
     ·构造数据传输单元模型第41-46页
     ·生成数据传输单元第46页
     ·确定未同步的数据传输单元第46-49页
   ·确定数据传输单元的的目标客户端第49-52页
   ·组网模式第52-58页
     ·电话网通信第53-54页
     ·无线网通信第54-56页
     ·组网模式第56-58页
   ·数据冲突及解决方案第58-60页
     ·数据冲突第58-59页
     ·冲突解决方案第59-60页
   ·业务触发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业务同步平台在UNIWELL(H.K.)公司的应用第64-76页
   ·业务同步平台初始化第64-65页
   ·远程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的连接第65-66页
   ·确定未同步的数据传输单元第66-67页
   ·数据传输单元的生成第67-72页
     ·生成数据传输内容第67-71页
     ·生成数据传输单元头文件第71页
     ·生成数据传输单元第71-72页
   ·数据传输单元的接收第72-75页
     ·接收数据传输单元第72-73页
     ·XML 解析第73页
     ·业务触发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7页
   ·论文总结第76页
   ·论文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用户的信息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金融机构综合报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