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关于选题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1章 黄庭坚谪居巴蜀及其风形成之时代背景 | 第11-22页 |
·纷乱的党争余绪 | 第11-13页 |
·诗文创作方法植入书画 | 第13-16页 |
·禅宗话语介入文艺领域 | 第16-22页 |
第2章 黄庭坚贬谪巴蜀期间交游及书事 | 第22-50页 |
·黔州上任行迹综述 | 第22-23页 |
·黄庭坚谪居巴蜀期间交游考略 | 第23-31页 |
·友人 | 第24-27页 |
·门生 | 第27-31页 |
·“看怀素真迹”与“观长年荡桨”考辨 | 第31-39页 |
·涪陵与绍圣二年说 | 第33页 |
·涪陵与绍圣五年说 | 第33-37页 |
·眉州与元符三年说 | 第37-39页 |
·以“观长年荡桨”为媒介论山谷“援迹入技”而“辄能用笔” | 第39-50页 |
·突遭贬谪 | 第39-41页 |
·援迹入技 | 第41-50页 |
第3章 黄庭坚谪居巴蜀期间书法分期比较 | 第50-63页 |
·绍圣二年(1095)——元符元年(1098)三月 | 第50-58页 |
·元符元年(1098)六月——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附:黄庭坚谪居巴蜀六年年表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一览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