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4页 |
| ·超塑性概述 | 第10-11页 |
| ·超塑性的含义 | 第11-13页 |
| ·超塑性拉伸变形力学解析理论的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超塑性拉伸本构关系的发展 | 第15-18页 |
| ·超塑性拉伸本构方程的发展简述 | 第15-18页 |
| ·现有本构方程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 ·材料参数的研究及测量方法 | 第18-27页 |
| ·拉伸试验法对m 值测量的简述 | 第18-24页 |
| ·拉伸试验法测量m 值的归类 | 第24-25页 |
| ·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果不同 | 第25页 |
| ·n 值的测量 | 第25-26页 |
| ·应力松弛指数τ的研究 | 第26-27页 |
| ·m、n 和τ值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必要性 | 第27页 |
| ·超塑性拉伸失稳的研究 | 第27-32页 |
| ·Considere 的经典分析 | 第28页 |
| ·应变硬化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材料的失稳分析及缺陷影响 | 第28-32页 |
| ·超塑性拉伸断裂的研究 | 第32-42页 |
| ·超塑性拉伸颈缩发展过程及极限应变分析 | 第33-37页 |
| ·考虑空洞因素的断裂分析 | 第37-40页 |
| ·Kaibyshev 的CGBS 模型的细观分析 | 第40-41页 |
| ·关于超塑性拉伸失稳和断裂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42-44页 |
| 第二章 材料参数的理论和测量方法 | 第44-68页 |
| ·前言 | 第44-45页 |
| ·材料参数的力学涵义 | 第45-53页 |
| ·由力学变量状态方程定义的m 和n 值 | 第45-47页 |
| ·由力学变量表达的m 和n 值测量公式 | 第47页 |
| ·由实验变量表达的m 和n 值测量公式 | 第47-49页 |
| ·m 和n 值的力学解析 | 第49-52页 |
| ·由力学变量状态方程定义的应力松弛指数τ值 | 第52-53页 |
| ·材料参数的精确测量方法 | 第53-61页 |
| ·m 值的数值模拟 | 第53-58页 |
| ·n 值的数值模拟 | 第58-60页 |
| ·τ值的数值模拟 | 第60-61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61-67页 |
| ·拟合函数一般形式与对数形式的比较 | 第61-62页 |
| ·拟合函数的选择 | 第62-65页 |
| ·几种拟合方法的比较 | 第65-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三章 试验测量结果 | 第68-104页 |
| ·实验过程 | 第68-70页 |
|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 ·实验方法 | 第68-70页 |
| ·Zn-596Al 的测量结果 | 第70-87页 |
| ·m 值的测量 | 第70-80页 |
| ·n 值的测量 | 第80-85页 |
| ·τ值的测量 | 第85-87页 |
| ·Al-Zn-Mg-Zr 的测量结果 | 第87-95页 |
| ·m 值的测量 | 第87-91页 |
| ·n 值的测量 | 第91-93页 |
| ·τ值的测量 | 第93-95页 |
| ·黄铜H62 的测量结果 | 第95-102页 |
| ·m 值的测量 | 第95-99页 |
| ·n 值的测量 | 第99-101页 |
| ·τ值的测量 | 第101-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四章 超塑性拉伸流变方程的力学解析 | 第104-126页 |
| ·拉伸本构方程的发展回顾 | 第104-105页 |
| ·本构方程的理论推导及其力学涵义 | 第105-109页 |
| ·本构方程的存在条件 | 第105-106页 |
| ·几种特殊情况下本构方程的推导 | 第106-108页 |
| ·包含nε& ( ε) 和mε( ε& ) 的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08-109页 |
| ·基于材料参数测量结果的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09-116页 |
| ·Zn-596Al 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10-112页 |
| ·Al-Zn-Mg-Zr 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12-114页 |
| ·H62 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14-116页 |
| ·基于二维曲面拟合的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16-122页 |
| ·Zn-596Al 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17-118页 |
| ·Al-Zn-Mg-Zr 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18-120页 |
| ·H62 变参数本构方程 | 第120-122页 |
| ·n_ε& (ε, ε|. ) 和mε( ε, ε|. ) 的推导 | 第122-124页 |
| ·小结 | 第124-126页 |
| 第五章 超塑性拉伸失稳分析 | 第126-165页 |
| ·超塑性拉伸动态流变过程和拉伸失稳的研究现状 | 第126-127页 |
| ·理论分析 | 第127-131页 |
| ·理论基础 | 第127-128页 |
| ·试样整体分析 | 第128-129页 |
| ·试样局部分析 | 第129-130页 |
| ·最小阻力定律 | 第130-131页 |
| ·拉伸失稳分析 | 第131-157页 |
| ·载荷失稳 | 第131-137页 |
| ·几何失稳 | 第137-147页 |
| ·应力失稳 | 第147-153页 |
| ·断裂失稳 | 第153-156页 |
| ·超塑性拉伸失稳的归一化 | 第156-157页 |
| ·温度对超塑性拉伸失稳的影响 | 第157-163页 |
| ·本构方程 | 第158-159页 |
| ·温度均一连续上升的失稳分析 | 第159-161页 |
| ·不均匀温度场的失稳分析 | 第161-163页 |
| ·温度对失稳影响的归一化 | 第163页 |
| ·小结 | 第163-16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65-1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7-17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78-179页 |
| 摘要 | 第179-183页 |
| Abstract | 第183-189页 |
| 致谢 | 第189-190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90-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