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 第9-14页 |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9页 |
(二)公平正义的内涵 | 第9-10页 |
(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平正义的地位与作用 | 第10-11页 |
(四)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平正义实现 | 第11-14页 |
二、制度缺陷——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根本原因 | 第14-22页 |
(一)民主制度不健全,人民民主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 第14-15页 |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基础薄弱 | 第15-16页 |
(三)司法体制不健全,司法实践有失公正 | 第16-17页 |
(四)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蛋糕”分割不均 | 第17-18页 |
(五)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社会分配存在不公 | 第18-20页 |
(六)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存在一定难题 | 第20-22页 |
三、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 | 第22-35页 |
(一)以科学理念指导与规划制度建设 | 第22-24页 |
1、确立重在完善、贵在创新的理念 | 第22-23页 |
2、确立渐进改革、平稳过渡的理念 | 第23页 |
3、确立整体规划、配套改革的理念 | 第23-24页 |
(二)正确处理制度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 第24-27页 |
1、制度建设中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 第24-25页 |
2、制度建设中“拿来”与“改造”的关系 | 第25-26页 |
3、制度建设中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 第26页 |
4、制度建设中价值选择与目标定位的关系 | 第26-27页 |
(三)重点加强六项制度建设,切实实现公平正义 | 第27-35页 |
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 第27-28页 |
2、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 第28-30页 |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 第30页 |
4、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财政均等化 | 第30-32页 |
5、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 | 第32-33页 |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