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新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研究和设计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绪论 | 第9-16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变迁和发展 | 第10页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阶段 | 第10-12页 |
·集中式 | 第10-11页 |
·集中分布式 | 第11-12页 |
·分散分布式 | 第12页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 第12-13页 |
·本工程产生的背景 | 第13-15页 |
·电网现状 | 第13-14页 |
·济宁电网现状 | 第13-14页 |
·济宁菏泽电网现状 | 第14页 |
·金乡电网现状 | 第14页 |
·建设必要性 | 第14-15页 |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5-16页 |
2.变电站选址与经济分析 | 第16-19页 |
·变电所址 | 第16-17页 |
·所址水文条件 | 第16页 |
·所址气象条件 | 第16-17页 |
·所址地质条件 | 第17页 |
·施工用水用电 | 第17页 |
·工程造价分析及建议 | 第17-18页 |
·工程造价分析 | 第17-18页 |
·控制工程造价的建议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新城变电气一次系统 | 第19-30页 |
·变电站与电网的连接 | 第19页 |
·接入系统方案 | 第19页 |
·电气主接线 | 第19页 |
·主变容量选择 | 第19页 |
·主变规模 | 第19页 |
·主变压器选择 | 第19页 |
·电压等级及接线形式 | 第19-20页 |
·中性点接地方式 | 第20页 |
·无功补偿 | 第20页 |
·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选择 | 第20-29页 |
·短路电流计算 | 第21-22页 |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22-29页 |
·主变压器 | 第23-24页 |
·220KV配电装置 | 第24-25页 |
·110KV配电装置 | 第25-27页 |
·35KV配电装置 | 第27-28页 |
·无功补偿装置 | 第28页 |
·防雷接地 | 第28-29页 |
·所用电系统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新城变电气二次系统 | 第30-64页 |
·设计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要求 | 第31-37页 |
·综合自动化的要求 | 第31-33页 |
·微机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 第33-34页 |
·微机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第34-35页 |
·保护功能要求 | 第35-37页 |
·信息通道和信息传输要求 | 第37页 |
·远动信息采集范围 | 第37页 |
·产品选型 | 第37页 |
·系统配置 | 第37-63页 |
·保护控制及自动化系统 | 第37-62页 |
·主变保护 | 第38-41页 |
·220KV线路保护 | 第41-44页 |
·900系列线路保护中的几种距离继电器 | 第44-56页 |
·110KV线路保护 | 第56-57页 |
·35KV线路保护 | 第57页 |
·35KV电容器保护 | 第57-58页 |
·母线保护 | 第58-59页 |
·故障录波器 | 第59页 |
·电压公用及其他保护装置 | 第59页 |
·综合自动化系统 | 第59-62页 |
·直流系统 | 第62页 |
·照明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