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城市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国外城市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内城市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上海城市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城市灾害系统分析 | 第18-25页 |
·灾害与城市灾害的含义 | 第18-19页 |
·灾害的含义 | 第18-19页 |
·城市灾害的含义 | 第19页 |
·城市灾害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19-21页 |
·城市灾害系统的分类体系 | 第21-22页 |
·灾害事件分级 | 第22-23页 |
·灾害和城市灾害系统的特征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城市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 | 第25-38页 |
·灾害风险的内涵 | 第25-28页 |
·风险的概念 | 第25-26页 |
·灾害风险的概念与理论模型 | 第26-28页 |
·灾害风险的类型 | 第28页 |
·灾害风险分析 | 第28-35页 |
·致灾因子分析 | 第28-29页 |
·脆弱性分析 | 第29-32页 |
·损失预估 | 第32-35页 |
·风险序列 | 第35页 |
·城市灾害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体系 | 第35-38页 |
·城市灾害风险建模与评估程序 | 第35-36页 |
·城市灾害风险建模与评价方法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8-47页 |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38-40页 |
·城市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理念 | 第38-39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9页 |
·评价范围和单元的确定 | 第39-4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2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1页 |
·指标解释 | 第41-42页 |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45页 |
·AHP 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第43-45页 |
·各层次指标权重 | 第45页 |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 | 第45-47页 |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第45-46页 |
·综合风险指数的计算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以上海市为例 | 第47-67页 |
·上海市概况 | 第47-48页 |
·上海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47页 |
·上海市人口-社会-经济概况 | 第47-48页 |
·影响上海的主要灾害类型 | 第48-51页 |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 第48-50页 |
·主要人为灾害类型 | 第50-51页 |
·上海市灾害统计分析 | 第51-54页 |
·各灾害发生频次与人员伤亡统计 | 第51-53页 |
·上海市灾害高发区空间分析 | 第53-54页 |
·上海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 第54-67页 |
·数据资料来源 | 第54-55页 |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第55-59页 |
·研究区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第六章 上海市灾害风险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 | 第67-70页 |
·上海市灾害风险发展趋势 | 第67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67-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70页 |
·创新之处 | 第70-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 | 第78-80页 |
附录二: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