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松砂岩物性参数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储层应力敏感性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应力敏感性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毕奥特(Biot)系数研究 | 第10-11页 |
·物性参数动态模型研究 | 第11-13页 |
·疏松砂岩油藏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流固耦合问题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储层应力敏感性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储层岩石的孔隙及结构 | 第17-18页 |
·储层岩石的变形类型及变形机理 | 第18-20页 |
·储层应力敏感性产生机理 | 第20-21页 |
·裂缝开度下降 | 第20-21页 |
·孔隙及孔隙喉道的收缩 | 第21页 |
·孔隙内可动微粒的迁移 | 第21页 |
·储层岩石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内在因素 | 第21-22页 |
·外在因素 | 第22页 |
·有效应力原理 | 第22-28页 |
·Terzaghi有效应力 | 第23页 |
·其它形式的有效应力 | 第23-24页 |
·多孔介质的双重有效应力原理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实验设备及操作步骤 | 第28-39页 |
·实验设备 | 第28-30页 |
·岩样制备 | 第30-33页 |
·冰冻疏松砂岩取心工艺 | 第30-32页 |
·冰冻疏松砂岩的安装 | 第32-33页 |
·实验流程及原理 | 第33-37页 |
·实验前操作 | 第33页 |
·实验流程 | 第33-34页 |
·实验原理 | 第34-37页 |
·三轴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 第37-39页 |
·岩心的安装 | 第37页 |
·压力室冲液 | 第37-38页 |
·控制系统的设置 | 第38页 |
·实验过程 | 第38页 |
·实验后处理 | 第38页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疏松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 第39-67页 |
·X射线衍射全矿物分析和薄片分析 | 第39-42页 |
·岩心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39-40页 |
·X射线衍射全矿物含量分析 | 第40-41页 |
·岩心薄片分析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Biot系数测试 | 第42-46页 |
·Biot系数实验分析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 第46-57页 |
·变围压下应力敏感性实验分析 | 第47-50页 |
·变轴压下应力敏感性实验分析 | 第50-51页 |
·渗透率的滞后效应 | 第51-53页 |
·疏松砂岩渗透率动态模型建立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弹性参数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 第57-65页 |
·弹性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疏松砂岩弹性参数动态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应力敏感油藏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 第67-76页 |
·多孔介质单相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 第67-69页 |
·多孔介质流固耦合分析基本方程 | 第67-68页 |
·物性参数动态模型方程 | 第68-69页 |
·单井压裂产能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9-72页 |
·有限元模拟基本参数 | 第69-70页 |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70-72页 |
·多孔介质单相渗流流固耦合规律性分析 | 第72-76页 |
·流固耦合作用对储层物性参数影响 | 第72-74页 |
·应力敏感性对压后生产动态影响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