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5页 |
一、病例选择 | 第8-1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8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第9页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第9-10页 |
二、临床资料 | 第10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10-12页 |
(一) 术前准备 | 第10页 |
(二) 体位 | 第10页 |
(三) 麻醉方法 | 第10页 |
(四) 手术步骤 | 第10-12页 |
(五) 术后处理 | 第12页 |
四、疗效评定标准 | 第12-13页 |
五、统计学处理 | 第13页 |
六、资料分析 | 第13-15页 |
(一) 效果评价 | 第13-14页 |
(二) 临床疗效 | 第14-15页 |
讨论 | 第15-25页 |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 第15-16页 |
二、病理改变特点 | 第16页 |
三、生物力学改变 | 第16页 |
四、临床表现 | 第16-17页 |
(一) 临床症状 | 第16-17页 |
(二) 体征 | 第17页 |
五、影像学表现 | 第17-18页 |
(一) 站立位骨盆正位X 线形态及测量 | 第17-18页 |
(二) CT、MRI 检查 | 第18页 |
六、分型 | 第18-19页 |
(一) 根据股骨头从真臼移位的程度分类 | 第18页 |
(二) 根据股骨头和真假髋臼之间的关系分类 | 第18-19页 |
(三) 根据股骨头和髋臼的对应关系结合 X 线片分类 | 第19页 |
(四) DDH 继发OAH 分期 | 第19页 |
七、手术适应证及术前准备 | 第19-20页 |
(一) 手术适应症 | 第19-20页 |
(二) 术前准备 | 第20页 |
八、手术方式的选择 | 第20-23页 |
(一) 手术入路和暴露 | 第20页 |
(二) 神经保护 | 第20-21页 |
(三) 髋臼侧的处理 | 第21页 |
(四) 股骨侧的处理 | 第21-22页 |
(五) 周围软组织的处理 | 第22-23页 |
九、术后处理 | 第23页 |
十、术后并发症 | 第23-25页 |
(一) 血管、神经的损伤 | 第23页 |
(二) 股骨干的劈裂 | 第23页 |
(三) 术后感染 | 第23页 |
(四) 术后脱位 | 第23-24页 |
(五) 两侧肢体的不等长 | 第24页 |
(六) 假体的松动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综述 | 第28-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