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协同设计信息交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任务 | 第15-17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 第15页 |
·论文的编排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协同设计产品信息交互概论 | 第17-22页 |
·协同设计信息交互的形式 | 第17-18页 |
·同步交互形式 | 第17页 |
·异步交互形式 | 第17-18页 |
·不同深度的协同设计产品信息交互模式 | 第18-19页 |
·互联型的协同设计 | 第18页 |
·互换型的协同设计 | 第18页 |
·半互操作型的协同设计 | 第18页 |
·互操作型的协同设计 | 第18-19页 |
·协同设计中主要的产品信息交互方法和交互原理 | 第19-21页 |
·交互方法 | 第19页 |
·交互原理 | 第19-21页 |
·实现产品信息交互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方案设计 | 第22-34页 |
·基于特征的设计意图信息 | 第22-24页 |
·形状特征信息 | 第22页 |
·参数信息 | 第22-23页 |
·约束信息 | 第23页 |
·构造历史信息 | 第23-24页 |
·特征数据交互的功能要求和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特征数据交互功能要求 | 第24页 |
·特征数据交互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XML 技术 | 第25-30页 |
·XML 的优势 | 第25页 |
·XML 文档格式特点 | 第25-27页 |
·XML 结构定义的方法与选择 | 第27-30页 |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 第30-32页 |
·开发硬件环境 | 第30-31页 |
·开发软件环境 | 第31-32页 |
·开发工具 | 第32页 |
·总体研发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中间模型设计及其格式定义 | 第34-44页 |
·三维 CAD 建模特点 | 第34页 |
·中间模型格式规范 | 第34-35页 |
·中间模型设计 | 第35-41页 |
·零件的格式设计 | 第36页 |
·特征的格式设计 | 第36-38页 |
·草图轮廓的格式设计 | 第38-39页 |
·轮廓图元的格式设计 | 第39-40页 |
·变量约束的格式设计 | 第40-41页 |
·几何约束的格式设计 | 第41页 |
·文档格式定义 | 第41-43页 |
·零件的文档格式定义 | 第41页 |
·特征的文档格式定义 | 第41页 |
·草图轮廓的文档格式定义 | 第41-42页 |
·轮廓图元的文档格式定义 | 第42页 |
·变量约束的文档格式定义 | 第42页 |
·几何约束的文档格式定义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SOLIDWORKS 系统下三维模型向 SOLIDEDGE 系统的特征数据交换实现 | 第44-67页 |
·二次开发技术 | 第44-46页 |
·Solidworks 二次开发技术 | 第44-45页 |
·Solidedge 二次开发技术 | 第45-46页 |
·实现方法和方式选择 | 第46页 |
·Solidworks 下中间模型的生成 | 第46-54页 |
·插件的生成和添加 | 第46-48页 |
·三维实体模型文件的获取 | 第48页 |
·创建 XML 文档并添加根节点 | 第48页 |
·特征层元素的提取与 XML 输出 | 第48-49页 |
·草图轮廓层元素的提取与 XML 输出 | 第49-50页 |
·轮廓图元层元素的提取与 XML 输出 | 第50-52页 |
·中间模型的生成 | 第52-54页 |
·SOLIDEDGE 下三维模型的重构 | 第54-61页 |
·EXE 文件的生成 | 第54-55页 |
·中间模型的加载 | 第55页 |
·拉伸特征的重构 | 第55-57页 |
·第一个除料特征的重构 | 第57-58页 |
·第二个除料特征的重构 | 第58-60页 |
·第三个除料特征的重构 | 第60-61页 |
·交换实例 | 第61-65页 |
·本章小节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课题) | 第73-74页 |
附录 B (SOLIDWORKS 系统下中间模型生成代码) | 第74-77页 |
附录 C (汽车起重机吊臂的基本臂的中间模型) | 第77-80页 |
附录 D (SOLIDEDGE 系统下汽车起重机基本臂重构代码)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