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9-34页 |
综述一 干眼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9-19页 |
1.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 | 第9页 |
2.干眼症的症状 | 第9页 |
3.干眼的病因病机 | 第9-10页 |
4.干眼的诊断 | 第10页 |
5.治疗 | 第10-15页 |
6.小结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综述二 干眼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19-34页 |
1.干眼的概念 | 第19页 |
2.流行病学 | 第19页 |
3.干眼症的分类 | 第19页 |
4.干眼的症状 | 第19页 |
5.干眼的相关因素 | 第19-20页 |
6.干眼的发病机理 | 第20-23页 |
7.干眼的诊断 | 第23页 |
8.干眼的检查 | 第23-26页 |
9.治疗 | 第26-28页 |
10.小结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4-52页 |
前言 | 第34-35页 |
1.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研究对象及诊疗标准 | 第35页 |
·试验方法及临床实施方案 | 第35-37页 |
2.临床资料 | 第37-41页 |
·总体病例质量 | 第37页 |
·一般资料 | 第37-39页 |
·两组治疗前客观指标分值比较 | 第39-40页 |
·两组治疗前症状分值比较 | 第40页 |
·可比性讨论 | 第40-41页 |
3.疗效分析 | 第41-47页 |
·眼部症状分析 | 第41-44页 |
·客观指标分析 | 第44-47页 |
·脱落病例或剔除病例原因分析 | 第47页 |
4.讨论 | 第47-50页 |
·干眼症相关因素及机理讨论 | 第47-48页 |
·雷火灸的作用机理 | 第48页 |
·疗效总结 | 第48-49页 |
·研究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49-50页 |
5.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