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海宁市循环经济建设的战略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11-17页 |
1-3-1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 | 第12-15页 |
1-3-2 国内循环经济的发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 第17-22页 |
§2-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本质 | 第17-18页 |
2-1-1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 | 第17页 |
2-1-2 循环经济的本质 | 第17-18页 |
§2-2 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18-19页 |
2-2-1 循环经济三原则 | 第18页 |
2-2-2 循环经济三原则的关系 | 第18-19页 |
§2-3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第19-22页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第19-20页 |
2-3-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循环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 | 第22-26页 |
§3-1 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条件 | 第22-23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第22页 |
3-1-2 自然资源禀赋 | 第22-23页 |
3-1-3 生态环境质量 | 第23页 |
3-1-4 经济社会基础 | 第23页 |
§3-2 循环经济建设的评价分析 | 第23-26页 |
3-2-1 循环经济建设的成就 | 第23-24页 |
3-2-2 循环经济建设的存在问题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海宁市循环经济建设的总体思路 | 第26-33页 |
§4-1 指导思想 | 第26页 |
§4-2 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4-3 主要依据 | 第27页 |
§4-4 整体框架 | 第27-28页 |
§4-5 建设目标 | 第28-29页 |
§4-6 发展战略 | 第29-30页 |
§4-7 重点任务 | 第30-33页 |
第五章 循环产业体系建设 | 第33-48页 |
§5-1 建设目标 | 第33页 |
§5-2 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5-3 发展重点 | 第34-48页 |
5-3-1 生态工业 | 第34-42页 |
5-3-2 生态农业 | 第42-46页 |
5-3-3 循环型服务业 | 第46-48页 |
第六章 资源循环体系建设 | 第48-57页 |
§6-1 能源循环 | 第48-49页 |
6-1-1 现状及问题 | 第48页 |
6-1-2 发展目标 | 第48页 |
6-1-3 重点任务 | 第48-49页 |
§6-2 水循环 | 第49-53页 |
6-2-1 现状及问题 | 第49-50页 |
6-2-2 发展目标和指标 | 第50页 |
6-2-3 节约用水方案 | 第50-51页 |
6-2-4 水循环利用方案 | 第51-53页 |
§6-3 固体废弃物循环 | 第53-57页 |
6-3-1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现状 | 第53页 |
6-3-2 发展目标和指标 | 第53-54页 |
6-3-3 固体废物减量、再用、循环 | 第54页 |
6-3-4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 第54-55页 |
6-3-5 固废处理处置设施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绿色消费体系建设 | 第57-58页 |
§7-1 发展目标 | 第57页 |
§7-2 发展方向 | 第57-58页 |
第八章 人居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 第58-62页 |
§8-1 人居环境 | 第58-59页 |
8-1-1 问题分析 | 第58页 |
8-1-2 规划目标 | 第58页 |
8-1-3 规划建议 | 第58-59页 |
§8-2 绿色建筑 | 第59-60页 |
8-2-1 现状及问题 | 第59页 |
8-2-2 发展方向 | 第59-60页 |
§8-3 环境保护 | 第60-62页 |
8-3-1 问题分析 | 第60页 |
8-3-2 发展目标 | 第60页 |
8-3-3 发展方向 | 第60-62页 |
第九章 循环经济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62-65页 |
§9-1 法规支撑 | 第62页 |
§9-2 组织支撑 | 第62页 |
§9-3 规划支撑 | 第62-63页 |
§9-4 政策支撑 | 第63页 |
§9-5 教育支撑 | 第63页 |
§9-6 技术支撑 | 第63-65页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