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绪论第12-18页
 一、研究的缘由与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4页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四、研究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一章 国外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和实践简述第18-31页
 第一节 国外女权主义理论探索第18-22页
  一、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第18-19页
  二、激进主义女权主义第19页
  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第19-20页
  四、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第20-21页
  五、后现代女权主义第21页
  六、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第21-22页
 第二节 国外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实践第22-31页
  一、美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实践第22-25页
  二、英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实践第25-27页
  三、日本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实践第27-28页
  四、韩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实践第28-31页
第二章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概述第31-48页
 第一节 旧中国妇女法律地位的缺失为中国妇女争取权利培养了社会意识第31-32页
 第二节 妇女人权意识的觉醒为新中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32-35页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妇女立法为新中国妇女 权益保障立法积累了实践经验第35-37页
 第四节 男女平等的宪法规定为新中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确立了基本原则第37-39页
 第五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第39-48页
  一、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背景和依据第39-41页
  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内容第41-43页
  三、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历史意义第43-48页
第三章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概况第48-65页
 第一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背景第48-56页
  一、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理论依据第48-51页
  二、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时代要求第51-52页
  三、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实践依据第52-53页
  四、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法治需要第53-56页
 第二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原则、思路、过程及特点第56-60页
  一、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第56-57页
  二、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过程第57-58页
  三、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特点第58-60页
 第三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主要内容第60-65页
  一、总则内容的修改第60-61页
  二、六大基本权利的修改第61-63页
  三、法律责任的修改第63-64页
  四、附则的修改第64-65页
第四章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中的基本问题研究第65-85页
 第一节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入法第65-70页
  一、男女平等是党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第66-67页
  二、男女平等是新中国的立宪原则之一第67页
  三、男女平等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67-68页
  四、将“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推进现 实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事业的需要第68-69页
  五、运用法律和政策杠杆推进男女平等进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 趋和人心所向第69-70页
 第二节 明确妇女权益保障的责任主体第70-76页
  一、由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主体是妇 女权益保障法的社会法属性决定的第71-72页
  二、明确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职能,有利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顺利实 施第72-76页
 第三节 明确妇联组织维权的职能与责任第76-81页
  一、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完善妇联组织的职能和作用的必要性第77-78页
  二、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完善妇联组织的职能和作用的可行性第78-79页
  三、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强化妇联组织职能和作用的基本思路第79-81页
 第四节 强化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第81-85页
  一、强化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是弥补妇女权益保障法不足的需要第81-83页
  二、强化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是明确保障妇女权益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需要第83-84页
  三、强化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是履行国际义务的体现第84-85页
第五章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中的具体问题研究第85-115页
 第一节 妇女参政比例问题第85-92页
  一、提出各级人大代表女候选人1/3 以上比例的必要性第86-89页
  二、规定人大代表女候选人1/3 比例的可行性第89-92页
 第二节 妇女生育权保护问题第92-97页
  一、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生育保险规定的必要性第93-95页
  二、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生育保险规定的可行性第95-97页
 第三节 同龄退休与妇女休息权问题第97-102页
  一、退休是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难以回避的问题第97-98页
  二、现行男女差别退休政策存在诸多弊端第98页
  三、原则规定男女退休平等是国家根本利益的体现第98-99页
  四、在部分职业中实行男女同龄退休已有政策基础和群众基础第99-100页
  五、对几种误解的认识第100-102页
 第四节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及相关财产权益问题第102-106页
  一、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及相关财产权益的重要意义第102-103页
  二、问题的表现形式及救济障碍第103-105页
  三、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重点第105-106页
 第五节 妇女尊严与性骚扰问题第106-109页
  一、中国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要求第107页
  二、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需要第107-108页
  三、维护妇女人身权利的迫切需要第108-109页
 第六节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第109-115页
  一、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进展第109-111页
  二、将禁止家庭暴力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111-113页
  三、将禁止家庭暴力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可行性第113-115页
第六章 《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相关问题研究第115-133页
 第一节《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总则部分的创新与突破第115-122页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入地方法规第115-116页
  二、强化政府责任主体地位第116-119页
  三、明确妇联组织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作用第119-121页
  四、完善法律责任第121-122页
 第二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具体权利的创新与突破第122-133页
  一、规定妇女参政比例第122-123页
  二、突出保护女童的受教育权第123页
  三、全面保障妇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123-128页
  四、重点关注农村妇女的土地及相关财产权益第128-129页
  五、完善对妇女人身权利的保障第129-131页
  六、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第131-133页
第七章 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评价第133-145页
 第一节 《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的肯定第133-141页
  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第133页
  二、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增强了法的适用性第133-135页
  三、突出重点,强化保障内容,增强了法的针对性第135-139页
  四、细化救济措施和法律责任,增强了法的可操作性第139-140页
  五、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妇女人权保障的国际影响第140-141页
 第二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存在的局限第141-145页
  一、法律调整不足第142页
  二、国内法与国际法衔接不畅第142-143页
  三、刚性规定较少,强制力仍然有限第143页
  四、没有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界定第143-144页
  五、没有明确规定妇女参政比例第144页
  六、没有在男女同龄退休方面取得突破第144-145页
第八章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后的实施与展望第145-157页
 第一节 营造有利于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社会氛围第145-147页
  一、大力宣传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立法精神第145页
  二、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第145-146页
  三、强化政府责任意识,保障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实施第146-147页
 第二节 加强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第147-153页
  一、出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第147-149页
  二、制定保障妇女权益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第149-150页
  三、制定保障妇女权益的相关法律制度第150-152页
  四、继续推进《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修改工作第152-153页
 第三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展望第153-157页
  一、注重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法地位第154-155页
  二、注重国内法与国际公约的衔接第155-156页
  三、注重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第156-157页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前后对照表第157-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0页
后记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婚姻关系中私法自治的界限
下一篇:论网络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与立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