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灵芝漆酶及部分胞外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29页
 1 药食用真菌胞外酶的研究第9-11页
   ·胞外酶的种类第9页
   ·胞外酶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第9-11页
   ·胞外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第11页
 2 漆酶的研究进展第11-20页
   ·漆酶的发现与分布第11-12页
   ·漆酶的生物学功能第12-13页
   ·漆酶分泌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漆酶的酶学性质第14-15页
   ·漆酶的分离纯化第15-16页
   ·漆酶固定化第16-17页
   ·漆酶的应用第17-20页
 3 展望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9页
前言第29-30页
第一章 栽培灵芝胞外酶和多糖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第30-39页
 1 材料第30页
   ·供试菌株第30页
   ·仪器及试剂第30页
 2 方法第30-34页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第30-31页
   ·酶活测定第31-33页
   ·灵芝多糖的测定第33-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代料栽培灵芝胞外酶第34-35页
   ·多糖含量变化第35-36页
 4 讨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第二章 灵芝漆酶的诱导及分辨性电泳试验第39-52页
 第一节 灵芝液体培养漆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第39-42页
  1 材料第39-40页
   ·供试菌株第39页
   ·培养基第39-40页
  2 方法第40页
   ·灵芝培养方法第40页
   ·粗酶液制备及生物量测定第40页
   ·漆酶活力测定第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4 讨论第41-42页
 第二节 灵芝漆酶诱导剂筛选第42-48页
  1 材料第42页
   ·供试菌株第42页
   ·培养基第42页
   ·化学试剂第42页
  2 方法第42-44页
   ·灵芝培养方法第42页
   ·粗酶液制备第42-43页
   ·漆酶活力测定第43页
   ·硫酸铜对灵芝胞外漆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第43页
   ·芳香类化合物诱导剂的筛选第43页
   ·灵芝漆酶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硫酸铜对灵芝漆酶的影响第44页
   ·诱导剂筛选结果第44-45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45-47页
  4 讨论第47-48页
 第三节 灵芝胞外漆酶分辨性电泳试验第48-51页
  1 材料第48页
   ·仪器及化学试剂第48页
   ·供试粗酶液第48页
  2 方法第48-49页
   ·灵芝胞外漆酶分辨性电泳试验第48-4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培养不同时间灵芝胞外漆酶的电泳结果第49-50页
   ·添加诱导剂后的电泳结果第50页
  4 讨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三章 灵芝胞外漆酶的分离纯化第52-62页
 1 材料第52页
   ·样品第52页
   ·仪器和试剂第52页
 2 方法第52-57页
   ·漆酶活力测定第52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52-53页
   ·漆酶的分离纯化第53-56页
   ·漆酶纯化过程的SDS-PAGE电泳检测第56-5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漆酶硫酸铵盐析试验结果第57页
   ·灵芝漆酶的分离纯化结果第57-60页
 4 讨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第四章 灵芝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第62-73页
 1 材料第62页
   ·样品第62页
   ·化学试剂第62页
 2 方法第62-64页
   ·分子量测定第62页
   ·米氏常数测定第62-63页
   ·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第63页
   ·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第63页
   ·酶活力抑制剂和激活剂第63-6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4-71页
   ·分子量第64-65页
   ·ABTS和愈创木酚为底物时的Km测定结果第65-66页
   ·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第66-68页
   ·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第68-69页
   ·酶活力抑制剂和激活剂第69-71页
 4 讨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与发表文章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抗猪鼻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的建立 (二)念珠状链杆菌血清学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高频超声编码激励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