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国内外风险评估的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 ·国外风险评估的发展 | 第11-12页 |
| ·我国风险评估的发展 | 第12-13页 |
| ·我国网络安全和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风险评估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 第14-20页 |
| ·信息安全国际标准 | 第14-19页 |
|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评估标准 | 第19-20页 |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 第20-25页 |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及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 ·风险评估方式 | 第22-23页 |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 | 第23页 |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 | 第23-25页 |
| 2 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25-38页 |
| ·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关系及原理 | 第25-26页 |
| ·基本要素关系 | 第25-26页 |
| ·风险评估原理 | 第26页 |
| ·风险评估的主要工作任务 | 第26-27页 |
| ·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27-28页 |
| ·定量的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定性的分析方法 | 第28页 |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COBRA) | 第28页 |
| ·风险识别的内容及过程 | 第28-36页 |
| ·资产识别 | 第29-32页 |
| ·威胁识别 | 第32-33页 |
| ·漏洞识别(脆弱性识别) | 第33-35页 |
| ·安全措施识别与确认 | 第35-36页 |
| ·风险分析 | 第36-38页 |
| ·风险分析方法和目标 | 第36-37页 |
| ·风险评价 | 第37-38页 |
| 3 校园网动态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设计 | 第38-50页 |
| ·校园网安全风险动态评估方案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第38-40页 |
| ·校园网安全风险动态评估方案研究的意义 | 第38-40页 |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案的研究目标 | 第40页 |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 | 第40-47页 |
| ·动态评估与安全管理循环模型的设计 | 第40-42页 |
| ·网络安全动态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模型PDCA 的实施 | 第42-44页 |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图 | 第44-46页 |
| ·风险评估方式的选择 | 第46页 |
| ·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46-47页 |
| ·传统的安全风险综合计算方法 | 第47-50页 |
| 4 基于模糊数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第50-58页 |
| ·AHP 确定权重 | 第50-53页 |
| ·AHP 原理 | 第50-51页 |
| ·AHP 的应用 | 第51-53页 |
| ·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 第53-56页 |
| ·建立指标集(评判因素论域) | 第53页 |
| ·确定隶属函数 | 第53-54页 |
| ·构造评价集 | 第54页 |
| ·建立关系模糊矩阵 | 第54页 |
| ·建立权重模糊矩阵 | 第54页 |
| ·系统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 | 第54-56页 |
| ·模糊综合算子的选择 | 第56页 |
| ·系统安全等级的确定 | 第56-58页 |
| 5 某高校校园网安全风险评估实例应用 | 第58-74页 |
| ·基本概况 | 第58-60页 |
| ·当前校园网现状 | 第58-59页 |
| ·校园网应用业务分析 | 第59-60页 |
| ·校园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第60页 |
| ·确定评估条件 | 第60-61页 |
| ·确定和评估范围 | 第60页 |
| ·确定评估目标 | 第60-61页 |
| ·确定风险评估标准 | 第61页 |
| ·基本信息调查 | 第61-63页 |
| ·网络拓扑结构图 | 第61-62页 |
| ·网络服务硬件资产 | 第62页 |
| ·网络硬件设备安全威胁 | 第62页 |
| ·网络硬件设备安全漏洞 | 第62-63页 |
| ·对已有安全措施的确定 | 第63页 |
| ·安全风险分析 | 第63-64页 |
| ·安全风险计算 | 第64-74页 |
| ·AHP 确定权重 | 第64-68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68-72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 作者简介 | 第80-8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