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 ·我国水资源状况 | 第10页 |
| ·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水资源消耗情况 | 第10-12页 |
| ·电力行业的耗水情况 | 第12-14页 |
| ·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提出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第2章 燃煤电厂给排水分析 | 第17-26页 |
| ·燃煤电厂给水分析 | 第18-23页 |
| ·发电厂给水系统划分 | 第18页 |
| ·循环冷却水系统 | 第18-21页 |
| ·化学除盐水系统 | 第21-22页 |
| ·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 第22页 |
| ·工业冷却给水系统 | 第22页 |
| ·灰渣给水系统 | 第22-23页 |
| ·脱硫给水系统 | 第23页 |
| ·杂用水系统 | 第23页 |
| ·典型电厂的排水分析 | 第23-25页 |
| ·电厂排水的分类和排水水质 | 第23-24页 |
| ·电厂给水系统的排水量 | 第24-25页 |
| ·燃煤电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 ·燃煤电厂给排水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25-26页 |
| 第3章 上安电厂现有工程给排水现状 | 第26-30页 |
| ·电厂现有工程给水与排水系统分析 | 第26-30页 |
| ·水源概况 | 第26页 |
| ·电厂现有工程水平衡 | 第26-29页 |
| ·电厂原有排水系统现状 | 第29页 |
| ·电厂原有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 第4章 上安电厂废水零排放研究 | 第30-55页 |
| ·电厂废水零排放方案 | 第30-31页 |
| ·废水零排放的原则 | 第30页 |
| ·废水零排放节水方案 | 第30-31页 |
| ·主要节水方案分析 | 第31-33页 |
| ·生活污水 | 第31页 |
| ·含油污水 | 第31-32页 |
| ·脱硫废水 | 第32页 |
| ·其他工业废水 | 第32-33页 |
| ·工艺系统的优选 | 第33-37页 |
| ·机组冷却方式的优选 | 第33-34页 |
| ·汽动给水泵冷却方式的优选 | 第34-35页 |
| ·辅机冷却系统的优选 | 第35-37页 |
| ·除灰方式优选 | 第37页 |
| ·电厂给水系统的改进 | 第37-39页 |
| ·循环水系统 | 第37页 |
| ·锅炉补给水系统 | 第37-38页 |
| ·生活用水系统 | 第38页 |
| ·公用给水系统 | 第38-39页 |
| ·未预见给水 | 第39页 |
| ·电厂废水处理与回用 | 第39-48页 |
| ·生活污水 | 第40页 |
| ·工业废水 | 第40页 |
| ·含油污水 | 第40-41页 |
| ·煤泥水 | 第41页 |
| ·烟气湿法脱硫废水 | 第41-43页 |
| ·现有工程溢流灰水 | 第43-48页 |
| ·水量平衡 | 第48-55页 |
| 第5章 工程实施前后电厂水指标对比 | 第55-57页 |
| ·补给水量对比 | 第55页 |
| ·发电水耗对比 | 第55-56页 |
| ·水体污染物排放对比 | 第56页 |
| ·主要指标综合对比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