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8-9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8页 |
(二) 裁判结论 | 第8-9页 |
二、本案引发的法律问题 | 第9-10页 |
(一) 贪污罪的主体问题 | 第9页 |
(二) 债权与不动产是否属于贪污犯罪的对象,如何确定贪污不动产数额 | 第9-10页 |
(三) 如何区分贪污犯罪既遂与未遂 | 第10页 |
(四) 贪污罪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区别 | 第10页 |
三、本案所涉及法律问题探讨 | 第10-30页 |
(一) 关于贪污罪主体问题范围的分析 | 第10-16页 |
1、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法律界定 | 第11-14页 |
2、“国有”的认定以及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界定 | 第14-15页 |
3、对本案例的犯罪主体问题的分析 | 第15-16页 |
(二) 国企改制过程中职务犯罪对象的认定 | 第16-22页 |
1、公共财产、财物和国有资产、财产的确定 | 第16-18页 |
2、侵吞对象是否包括企业债权、不动产,如何确定不动产的数额 | 第18-19页 |
3、对本案例的犯罪对象、贪污数额的分析 | 第19-22页 |
(三) 如何区分贪污犯罪既遂与未遂 | 第22-26页 |
1、关于贪污罪既遂标准的选择 | 第22-23页 |
2、关于“实际控制”的理解 | 第23-24页 |
3、关于“隐瞒债权”的实际控制 | 第24页 |
4、实际控制房屋行为的既遂标准 | 第24-26页 |
5、对本案例中犯罪既遂问题的分析 | 第26页 |
(四) 贪污罪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 第26-30页 |
1、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 第26-27页 |
2、贪污罪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 第27-28页 |
3、对本案例罪名适用的分析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42页 |
附录1:一审刑事判决书 | 第34-38页 |
附录2、二审刑事判决书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