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理念概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12-15页 |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法律依据 | 第12-13页 |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设计理念探微及反思 | 第15-19页 |
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理念探微 | 第15-16页 |
二、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理念的反思 | 第16-17页 |
三、世界各国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要模式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缺失 | 第19-26页 |
第一节 立法方面的缺陷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 第19-22页 |
一、立法过于简单,原则模糊不清 | 第19页 |
二、在减轻讼累及简化诉讼方面具有局限性 | 第19-20页 |
三、检察机关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地位尴尬 | 第20-21页 |
四、刑事与民事部份难以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判决 | 第21页 |
五、刑事法官漠视民事赔偿问题 | 第21-22页 |
六、对当事人的称谓不规范 | 第22页 |
第二节 与独立的民事诉讼在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 第22-26页 |
一、二者在赔偿范围方面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存在冲突 | 第22-23页 |
二、二者在诉讼时效问题上存在冲突 | 第23-24页 |
三、二者在诉讼费的收取上存在冲突 | 第24-25页 |
四、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差异问题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关于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废的思考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废的理论争议 | 第26-27页 |
一、肯定说 | 第26页 |
二、彻底分离说 | 第26-27页 |
三、完善说 | 第27页 |
第二节 保留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27-3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想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确定合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一、便民、利民、高效的理念 | 第30页 |
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 | 第30-31页 |
三、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 第31页 |
四、遵循立足本土、借鉴国外经验的原则 | 第31页 |
第二节 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31-37页 |
一、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 第31-32页 |
二、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赔偿损失的范围 | 第32-34页 |
三、适当限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 | 第34页 |
四、明确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 | 第34页 |
五、诉讼费的收取应采同一规则 | 第34-35页 |
六、附带民事诉讼应适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 第35页 |
七、取消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职能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