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6-7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一、努力引入“有限规划”、“弹性规划”的新理念 | 第7-8页 |
二、积极响应“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规划新思路 | 第8页 |
三、为促动旅游规划体系的健全提供启发 | 第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8-9页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9页 |
二、归纳、演绎法 | 第9页 |
三、系统分析法 | 第9-10页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国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一、旅游发展战略规划重要性研究 | 第11页 |
二、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编制过程研究 | 第11-12页 |
三、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方法研究 | 第12页 |
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内容研究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一、旅游规划战略研究的潜意识 | 第13-14页 |
二、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第三节 中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评析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概述 | 第18-29页 |
第一节 区域概念规划的定义与内涵 | 第18-19页 |
一、区域概念规划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区域概念规划的内涵 | 第19页 |
第二节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 第19-21页 |
一、区域旅游概念规划的性质 | 第19-20页 |
二、区域旅游概念规划的特征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的地位 | 第21-29页 |
一、我国现行旅游规划体系解构 | 第21-26页 |
二、区域旅游概念规划与经典旅游规划的关系 | 第26-28页 |
三、区域旅游概念规划的应用范围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理论体系研究 | 第29-42页 |
第一节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导向 | 第29-31页 |
一、重在价值判断(理念)的目标导向 | 第29页 |
二、一种伪导向:问题导向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思路:4步图式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主要分析内容 | 第33-42页 |
一、旅游整体发展环境 | 第33-34页 |
二、规划区背景环境 | 第34-35页 |
三、战略目标定位 | 第35-36页 |
四、核心战略集成 | 第36-37页 |
五、旅游系统关键性调配 | 第37-41页 |
六、监督与反馈机制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区域旅游概念规划方法技术探讨 | 第42-57页 |
第一节 现有主要方法技术梳理 | 第42-46页 |
一、SWOT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二、多方案(因素)比较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三、基于竞争力导向的规划方法 | 第44-46页 |
第二节 两种新方法技术探讨 | 第46-57页 |
一、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规划方法 | 第46-51页 |
二、基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规划方法 | 第51-57页 |
研究总结 | 第57-61页 |
一、主要创新点与研究结论 | 第57-59页 |
二、区域旅游概念规划的缺陷与研究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