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全球定位系统(GPS)论文

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引言第13-14页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页
       ·X 射线脉冲星导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6-18页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基本原理第20-37页
   ·脉冲星基本特性第20-25页
     ·脉冲星及其分类第20-21页
     ·脉冲星辐射及分布特性第21-23页
     ·脉冲星基本参数第23-25页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原理第25-36页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基本原理第25-27页
       ·X 射线脉冲星导航与其他导航系统的比较第27-28页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基本观测量第28-29页
     ·差分观测量第29-32页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第32-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观测数据处理及脉冲星参数精化第37-68页
   ·时间系统及其相互转化第37-41页
     ·恒星时S第38-39页
     ·世界时UT第39页
     ·协调时UTC第39页
     ·原子时TAI第39页
       ·G PS 时第39-40页
     ·历书时ET第40页
     ·力学时DT第40-41页
   ·脉冲星参数精化解算方法第41-51页
       ·T OA 归算第41-46页
     ·双星模型改正第46-51页
     ·参数精化解算第51页
   ·数据计算分析第51-59页
       ·E instein 延迟改正第52-53页
       ·S hapiro 延迟改正第53-54页
       ·R oemer 延迟改正第54页
     ·色散延迟改正第54-55页
     ·对流层延迟改正第55页
     ·双星模型差异第55-57页
     ·选用不同星历参数的差异第57-59页
   ·改正数量级统计第59-61页
   ·X 射线巡天数据处理第61-66页
     ·X 射线巡天的历史和现状第61-62页
     ·数据处理流程第62页
     ·周期搜索及轮廓折叠基本原理第62-63页
     ·脉冲周期与轮廓计算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脉冲星可见性、测量误差及DOP 值分析第68-91页
   ·引言第68页
   ·脉冲星优选准则和观测数据源第68-73页
   ·X 射线脉冲星可见性分析第73-80页
     ·基本原理与数学模型第73-75页
     ·仿真计算第75-80页
   ·TOA 观测误差分析第80-84页
     ·TOA 观测误差估算方法第80-81页
     ·TOA 观测误差计算分析第81-84页
   ·脉冲星几何精度因子分析第84-89页
     ·脉冲星几何精度因子分析方法第84-85页
     ·DOP 值计算第85-87页
     ·脉冲星优选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相位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第91-104页
   ·相位模糊度确定方法第91-98页
     ·单差检验法原理第91-92页
     ·先双差后单差检验法原理第92-93页
     ·钟差辅助检验法原理第93-94页
     ·基于整周期数关系式方法原理第94-98页
   ·仿真试算第98-102页
     ·采用单差观测量搜索模糊度第99-100页
     ·先双差后单差法搜索模糊度第100-101页
     ·钟差辅助单差检验搜索模糊度第101页
     ·基于整周期数关系式方法搜索模糊度第101-102页
   ·其他各项误差对相位模糊度搜索的影响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利用几何法确定航天器位置第104-115页
   ·基于最小二乘方法的几何定位算法第104-106页
     ·观测数据仿真信息第104-105页
     ·脉冲星观测数据仿真第105-106页
   ·仿真试验及误差分析第106-112页
     ·几何法程序正确性验证第106页
     ·脉冲星观测误差对几何法定位精度影响第106-108页
     ·脉冲星相位误差对几何法定位精度影响第108-109页
     ·脉冲星个数对位置确定精度的影响第109-110页
     ·星表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110-111页
     ·时间模型基准点差异影响第111页
     ·航天器钟差对定位精度影响第111-112页
   ·三差测速精度分析第112-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七章 利用X 射线源实现航天器相对定位第115-132页
   ·引言第115页
   ·相对定位原理第115-117页
   ·非周期信号源第117-119页
   ·互相关时延仿真计算第119-126页
     ·仿真数据试算第119-124页
     ·实测数据试算第124-126页
   ·相对定位仿真计算第126-131页
     ·观测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127-128页
     ·星表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128-130页
     ·相对定位精度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八章 X 射线脉冲星动力学定轨精度分析第132-160页
   ·脉冲星动力学定轨方法原理第132-136页
     ·运动方程第132页
     ·变分方程第132-133页
     ·脉冲星观测方程第133-135页
     ·轨道改进第135-136页
   ·数据处理方案第136-137页
     ·动力学模型第136页
     ·参数解算方案第136-137页
   ·程序正确性验证第137-138页
     ·多星定轨程序正确性验证第137-138页
     ·单星定轨程序正确性验证第138页
   ·多星动力学定轨结果分析第138-149页
     ·观测误差对定轨精度影响第138-140页
     ·相位误差对定轨精度影响第140-141页
     ·星表误差对定轨精度影响第141-142页
     ·脉冲星可见性对定轨精度影响第142-143页
     ·时间模型基准点位置差异影响第143-144页
     ·脉冲星几何结构对定轨结果影响第144-146页
     ·增加观测脉冲星对定轨精度影响第146-148页
     ·观测弧段长短对定轨精度影响第148-149页
   ·单星动力学定轨结果分析第149-158页
     ·观测误差对单星定轨精度影响第149-152页
     ·单星几何位置对单星定轨精度影响第152-155页
     ·星表误差对单星定轨精度影响第155页
     ·时间模型基准点差异影响第155-156页
     ·单探测器准多星定轨第156-157页
     ·脉冲星可见性对定轨精度影响第157-158页
     ·采样间隔对准多星定轨影响第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60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60-164页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60-163页
   ·对未来工作的设想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4页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74-176页
致谢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名本体及其在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动力法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