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齐齐哈尔市侵财类犯罪的现状及对策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侵财类犯罪的概念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第一节 侵财犯罪的概念第11页
 第二节 研究侵财犯罪的意义第11-14页
第二章 我国一般侵财类犯罪的特点第14-18页
 第一节 现阶段侵财犯罪的情况第14-15页
  一、侵财犯罪的发案率高第14-15页
  二、侵财犯罪多为跨区域流窜作案、破案成本高第15页
 第二节 侵财类犯罪案件的一般性特点第15-18页
  一、犯罪嫌疑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第15-16页
  二、侵财犯罪呈现明显地域性特征第16页
  三、犯罪动机与袭击目标呈现不特定化、多元化发展第16页
  四、侵财犯罪呈现暴力化、组织化与职业化趋势第16-17页
  五、犯罪嫌疑人多为惯犯或累犯、反侦查能力强第17-18页
第三章 齐市侵财类犯罪的现状与特点第18-34页
 第一节 齐市近年侵财类犯罪的现状第18-24页
  一、2005年至2008年的总体情况第18-20页
  二、2005年至2008年具体类型案件发案情况第20-24页
 第二节 齐市侵财类犯罪的特点第24-34页
  一、侵财案件的总体特点第24-25页
  二、具体类型案件的特点第25-34页
第四章 齐市侵财类犯罪成因的探讨第34-45页
 第一节 侵财案件多发的一般性原因分析第34-39页
  一、经济原因第34-36页
  二、社会管理原因第36-38页
  三、社会人文背景第38-39页
 第二节 齐市多发性侵财案件的特殊原因探讨第39-45页
  一、犯罪主体的认识水平低下第39-40页
  二、社会负面环境和不安定因素的造就第40页
  三、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第40-41页
  四、社会消极腐败现象使某些人思想偏差第41页
  五、某些企业管理疏松导致引发犯罪诱因第41-42页
  六、地下销赃渠道畅通、助长侵财犯罪气焰第42页
  七、打击不力、促使侵财犯罪高发第42页
  八、整体社会防控体系不健全、综合防范能力不强第42-43页
  九、社会闲散人员增多、增大潜在犯罪人基数第43页
  十、打击和防范脱节、侦防联动改革欠缺互补第43-44页
  十一、对特殊群体的不法活动处罚乏力第44-45页
第五章 齐市侵财类犯罪的发展趋势与防控对策第45-54页
 第一节 侵财类犯罪的发展趋势第45-48页
  一、犯罪数量上不断增长第45页
  二、犯罪主体上呈现有组织化、团伙化第45页
  三、侵财犯罪现象呈现恶性转变第45-46页
  四、侵害目标上趋向治安防控薄弱处第46页
  五、利用法律规定逃避刑罚制裁的趋势第46-47页
  六、犯罪数额上由获利小转向追逐高利第47-48页
 第二节 侵财类犯罪案件的防控对策第48-54页
  一、因地制宜、互相配合,提高打防力度第48-49页
  二、综合治理、相互促进,动员社会资源共同防范第49-50页
  三、整合、提高防范能力,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第50页
  四、完善司法、统一标准,提高执法效率和打击力度第50-51页
  五、加强公安基层工作,从源头堵住案件发生第51页
  六、加大团伙犯罪打击,整治治安问题突出地区第51-52页
  七、增强监控能力,有效控制侵财案件发生第52页
  八、拓宽宣传渠道,增强防范意识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累犯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规制及其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