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地方立法机关预算监督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述评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地方立法机关预算监督的理论分析 | 第15-23页 |
·代议制与预算监督 | 第15-18页 |
·代议制与政府预算的关系 | 第15-16页 |
·代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议会制 | 第16-17页 |
·中美两国代议制的差异 | 第17-18页 |
·委托一代理理论与预算监督 | 第18-21页 |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控制 | 第18页 |
·公共经济的政府代理问题 | 第18-19页 |
·公共财政管理的代理问题 | 第19-20页 |
·公共财政受托责任要求加强预算监督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中美地方立法机关预算监督比较分析 | 第23-41页 |
·美国立法机关预算监督 | 第23-30页 |
·国会对预算的监督 | 第23-26页 |
·州议会对预算的监督 | 第26-30页 |
·中国立法机关预算监督 | 第30-35页 |
·人大对预算的监督 | 第30-32页 |
·省人大对预算的监督 | 第32-35页 |
·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中美立法机关预算监督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中美地方立法机关预算监督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美国地方议会预算监督带来的启示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中国地方立法机关预算监督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6页 |
·地方人大预算审查职能有待加强 | 第41-42页 |
·预算编制粗放 | 第41页 |
·预算草案编成时间晚 | 第41-42页 |
·审查环节不到位 | 第42页 |
·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程序不全难以操作 | 第42-44页 |
·预算执行监督表面化 | 第42-43页 |
·地方人大开展经常性监督不够 | 第43页 |
·预算调整频繁,监督无从入手 | 第43-44页 |
·地方人大职能和信息收集上存在不足 | 第44-45页 |
·地方人大常委会人员组成行政化 | 第44页 |
·地方人大代表非职业化 | 第44-45页 |
·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机关中专业性人才缺乏 | 第45页 |
·地方人大常委会与政府、群众的信息交流不畅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完善中国地方立法机关预算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 第46-53页 |
·完善地方人大对预算的审查机制 | 第46-47页 |
·改革预算审查时间 | 第46页 |
·改革预算编制方法 | 第46-47页 |
·改进预算审查形式 | 第47页 |
·细化地方人大的预算执行监督程序 | 第47-49页 |
·完善听取预算执行报告的程序 | 第48页 |
·通过信息化建设落实预算执行监督程序 | 第48-49页 |
·严格预算调整审批程序 | 第49页 |
·增强地方人大对预算监督力量的配置 | 第49-51页 |
·加强预算委员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 第50页 |
·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参与预算监督工作 | 第50-51页 |
·提高开放度,引入公共问责机制 | 第51-52页 |
·进一步拓展地方人大的民情收集渠道 | 第51-52页 |
·逐步实现预算信息完全公开化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