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胶粘剂工业论文--合成胶粘剂论文--橡胶、树脂为原料的胶粘剂论文

丙烯酸酯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增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国内外核壳聚合物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乳液聚合第16-21页
     ·乳液聚合的特点第17页
     ·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第17-21页
   ·聚合机理第21-25页
     ·乳液聚合机理第21-24页
     ·核壳结构乳液的聚合机理第24-25页
   ·核壳结构乳胶粒的合成方法和反应过程第25-27页
     ·核壳结构乳胶粒的合成方法第25-26页
     ·核壳结构乳胶粒的聚合过程第26-27页
   ·核壳结构增韧机理及其力学模型第27-29页
     ·核-壳改性体系的增韧机理第27页
     ·橡胶粒子周围的应力区第27-28页
     ·核层粒子空穴第28-29页
     ·基体的剪切带第29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第29-32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32-39页
   ·实验药品及设备第32-33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33-39页
     ·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第33-34页
     ·粘接性能的测试方法第34-35页
     ·核壳乳液性能测试第35-39页
第3章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表征第39-52页
   ·合成方法第39-41页
     ·合成反应装置图第39页
     ·采用的乳液聚合工艺第39-41页
   ·产品性能检测第41页
   ·聚合反应影响因素第41-48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1-42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2页
     ·聚合反应单体的影响第42-43页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第43-44页
     ·乳化剂种类影响第44页
     ·乳化剂用量的影响第44-46页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46-48页
   ·不同聚合工艺的粒子形态第48-50页
   ·不同聚合工艺红外光谱分析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第52-71页
   ·合成反应工艺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第52-59页
     ·引发剂用量对改性体系粘接强度的影响第52-54页
     ·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对改性体系粘接强度的影响第54-56页
     ·搅拌速度对改性体系力学性能及粘接强度的影响第56-59页
   ·不同聚合体系对改性体系剪切强度的影响第59-60页
   ·软硬单体比例对改性体系的影响第60-64页
     ·软硬单体比例对改性体系力学性能及粘接强度的影响第60-64页
   ·核-壳粒子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体系的影响第64-70页
     ·核-壳粒子用量对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粘接强度的影响第64-68页
     ·改性体系的微观形貌第68-69页
     ·核-壳粒子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体系的DMA分析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活性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第71-92页
   ·官能团种类对改性体系的影响第71-73页
     ·官能团种类不同的红外光谱分析第71-72页
     ·官能团种类对改性体系剪切强度的影响第72-73页
   ·GMA用量对改性体系的影响第73-80页
     ·GMA用量对改性体系力学性能及粘接强度的影响第73-77页
     ·GMA用量不同的红外光谱分析第77页
     ·GMA用量不同的DMA分析第77-78页
     ·GMA用量不同的SEM图第78-79页
     ·含GMA粒子改性体系的TEM图第79-80页
   ·粒子与环氧树脂的混合方法对改性体系的影响第80-84页
     ·混合方法对改性体系粘接强度的影响第80-81页
     ·不同混合方法的SEM分析第81-83页
     ·不同混合方法的TEM分析第83-84页
   ·粒子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体系的影响第84-90页
     ·粒子用量对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粘接强度的影响第84-88页
     ·粒子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体系的DMA分析第88页
     ·粒子不同用量的SEM分析第88-89页
     ·粒子不同用量的TEM分析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结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场对甘草酸浸取相平衡的影响与机理分析
下一篇:化肥成分的光谱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