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9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岩盐的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研究 | 第21-51页 |
·塑性力学基础 | 第21-28页 |
·屈服准则 | 第21-23页 |
·加载条件与加卸载准则 | 第23-25页 |
·塑性位势流动理论 | 第25-26页 |
·硬化模型与硬化定律 | 第26-28页 |
·损伤力学基础 | 第28-31页 |
·热力学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损伤本构方程 | 第29-31页 |
·岩盐的弹塑性损伤耦合机理研究 | 第31-37页 |
·岩盐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 第31-35页 |
·岩盐的损伤机制 | 第35-36页 |
·岩盐的弹塑性损伤耦合机理 | 第36-37页 |
·岩盐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37-49页 |
·模型建立的一般思路 | 第37-42页 |
·岩盐的塑性模型 | 第42-44页 |
·岩盐的损伤模型 | 第44-45页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模型的计算过程和数值模拟结果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无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研究 | 第51-79页 |
·岩盐溶蚀机理 | 第51-56页 |
·溶液中的扩散现象 | 第51-52页 |
·溶液中的对流现象 | 第52-53页 |
·溶蚀边界层 | 第53-54页 |
·岩盐溶蚀模型 | 第54-56页 |
·无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试验研究 | 第56-63页 |
·试验目的 | 第56页 |
·试验过程 | 第56-58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8-63页 |
·试验影响因素 | 第63页 |
·无应力作用下的岩盐溶蚀模型 | 第63-68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64页 |
·无应力作用下的岩盐溶蚀模型 | 第64-68页 |
·无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68-78页 |
·模型的有限差分方法 | 第68-72页 |
·数值方法求解步骤 | 第72-74页 |
·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74-77页 |
·扩散系数的确定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应力作用下岩盐的溶蚀特性试验研究 | 第79-102页 |
·试验目的与方法 | 第79-81页 |
·试验目的 | 第79页 |
·试验方案 | 第79-81页 |
·试验数据 | 第81-85页 |
·力学特性试验结果 | 第81-84页 |
·岩盐溶蚀阶段试验结果 | 第84-85页 |
·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试验数据分析 | 第85-86页 |
·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分析 | 第86-100页 |
·有/无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特性的差异 | 第86-87页 |
·相同溶解时间下,岩盐溶蚀质量与围压、塑性体积应变之间的关系 | 第87-92页 |
·相同围压条件下,应力影响质量与塑性体积应变、溶解时间之间的关系 | 第92-95页 |
·试验现象分析 | 第95-100页 |
·试验影响因素 | 第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考虑弹塑性损伤耦合特性的岩盐溶蚀模型 | 第102-113页 |
·应力作用下岩盐溶蚀作用改变的机理分析 | 第102-103页 |
·考虑弹塑性损伤耦合特性的岩盐溶蚀模型的建立 | 第103-105页 |
·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 | 第105-112页 |
·计算思路 | 第105-106页 |
·计算方法 | 第106-10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7-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3-115页 |
·结论 | 第113-114页 |
·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4页 |
发表的文章、专利与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