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叙事主题分析——生存欲望下的悲剧死亡 | 第11-27页 |
第一节 死亡的呈现方式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欲望的无底深渊 | 第13-27页 |
一、生存的基本欲望——食、性、力气 | 第14-18页 |
二、人对物强烈的占有欲及权利欲望 | 第18-22页 |
三、情感需求的缺失——孤独冷漠中的死亡 | 第22-27页 |
第二章 人物形象分析 | 第27-41页 |
第一节 女性“沉重的肉身” | 第27-34页 |
一、突破禁忌的女性 | 第28-31页 |
二、女性沉重肉身之下的悲剧原因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农民形象分析 | 第34-41页 |
一、《力气》《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中的传统农民形象 | 第34-37页 |
二、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叙事技巧分析 | 第41-59页 |
第一节 从冷峻沉郁到幽默调侃的话语风格 | 第41-46页 |
一、前期作品语言呈现出的悲悯、苍凉 | 第42-43页 |
二、90年代中后期的幽默、调侃 | 第43-46页 |
三、“恒”与“变” | 第46页 |
第二节 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 第46-52页 |
一、反讽 | 第47-49页 |
二、象征与隐喻、意象的运用 | 第49-52页 |
第三节 细腻的人物心理分析 | 第52-59页 |
一、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表现人物心理 | 第52-54页 |
二、通过梦境、幻觉表现人物心理 | 第54-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