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基于弹性规划的潜江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弹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第10-11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进展第11-12页
     ·简要评论第12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技术路线第13-15页
2.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第15-23页
   ·弹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第15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页
     ·系统工程理论第15页
     ·不确定理论第15页
     ·需求引致理论第15页
   ·相关名词的概念与内涵第15-17页
     ·弹性第15-16页
     ·弹性土地利用规划第16页
     ·土地利用结构第16-17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第17页
   ·设置弹性土地利用结构的必要性第17-18页
   ·常用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第18-19页
     ·土宜法第18页
     ·综合法平衡法第18页
     ·模型法第18-19页
   ·本文采用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第19-20页
     ·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的提出第19页
     ·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建模过程第19-20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决策第20-23页
3. 潜江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概要第23-34页
   ·研究区概况第23-25页
     ·地理位置第23页
     ·自然条件第23-24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4页
     ·生态条件第24-25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5-28页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第25-26页
     ·土地利用布局分析第26-27页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第27-28页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耕地数量锐减,人地矛盾突出第28页
     ·土地利用不充分,低产土地大量存在第28-29页
     ·建设用地盲目扩展,旧城、旧村改造滞后第29页
     ·土地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第29页
     ·土地利用缺乏长远规划,短期行为普遍存在第29-30页
   ·潜江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要第30-34页
     ·规划期限第30页
     ·规划范围第30-31页
     ·区域功能定位第31页
     ·地方发展战略第31-32页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第32页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第32-34页
4. 潜江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实例第34-55页
   ·构建时间序列第34页
   ·变量设置第34页
   ·土地利用弹性需求预测第34-38页
     ·人口的弹性预测第34-36页
     ·用地需求的弹性预测第36-38页
   ·建立灰色约束条件第38-42页
     ·土地总面积约束第39页
     ·人口总量约束第39页
     ·粮食需求量约束第39-40页
     ·农用地需求约束第40页
     ·耕地资源保护目标约束第40页
     ·人均建设用地需求约束第40-41页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束第41页
     ·交通、水利及特殊用地约束第41页
     ·生态环境约束第41-42页
     ·其他条件约束第42页
   ·构造灰色多目标函数第42-44页
     ·经济效益目标函数第42-43页
     ·社会效益目标函数第43页
     ·生态效益目标函数第43-44页
   ·运算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动态优选第46-53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阶段性目标第46页
     ·满意方案的初步拟定第46-47页
     ·初选方案分析第47-53页
     ·方案动态调整的设想第53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第53-55页
     ·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第53页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第53页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第53页
     ·高度重视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第53-55页
5.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论文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湖北省粮食安全研究
下一篇:八户八十年:农户社会化的过程与动力--毛泽东《兴国调查》八户农家再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