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 ·背景及范围 | 第10页 |
| ·前置系统的重要作用 | 第10-11页 |
| ·前置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 第11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技术及理论基础 | 第12-28页 |
| ·开发工具描述 | 第12-13页 |
| ·UML简介 | 第12-13页 |
| ·Rational Rose简介 | 第13页 |
| ·功能描述图 | 第13-14页 |
| ·详细功能描述 | 第14-25页 |
| ·用户特点 | 第25页 |
| ·性能标准 | 第25页 |
| ·容量范围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软件设计 | 第28-32页 |
| ·概述 | 第28页 |
| ·目的 | 第28页 |
| ·开发原则 | 第28页 |
| ·软件实现图 | 第28-31页 |
| ·前置对象包 | 第28-29页 |
| ·具体用例图 | 第29-31页 |
| ·功能及进程分配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软件实现 | 第32-58页 |
| ·主进程实现 | 第32-41页 |
| ·启动流程 | 第32-33页 |
| ·设备管理 | 第33-34页 |
| ·读写数据 | 第34-35页 |
| ·路径选举 | 第35-37页 |
| ·生数据发送 | 第37页 |
| ·前置调度 | 第37-40页 |
| ·MODEM维护 | 第40页 |
| ·前置节点数据统一 | 第40-41页 |
| ·实时备份 | 第41页 |
| ·五防闭锁功能 | 第41页 |
| ·保存原始报文 | 第41-42页 |
| ·前置机人机界面 | 第42-44页 |
| ·前置机远程维护 | 第44-45页 |
| ·规约动态库 | 第45-48页 |
| ·概述 | 第45页 |
| ·规约基类、规约类之间的关系 | 第45-46页 |
| ·规约类 | 第46-47页 |
| ·规约接口类 | 第47-48页 |
| ·规约配置说明 | 第48-50页 |
| ·CDT规约配置表 | 第48页 |
| ·IEC101规约配置表 | 第48-49页 |
| ·IEC104规约配置表 | 第49-50页 |
| ·特色实现 | 第50-54页 |
| ·支持SCADA研究态 | 第50页 |
| ·支持通道路径择优分配 | 第50-51页 |
| ·强大的转发功能 | 第51页 |
| ·接收处理方面配置灵活 | 第51页 |
| ·支持分组 | 第51-52页 |
| ·支持脱离参数库和实时库的实时运行 | 第52页 |
| ·特殊的规约配置灵活 | 第52页 |
| ·支持硬五防闭锁 | 第52-54页 |
| ·软件测试 | 第54-58页 |
| ·测试采集功能 | 第54-56页 |
| ·测试前置机转发功能 | 第56-57页 |
| ·测试支持SCADA研究态 | 第57页 |
| ·测试脱离参数库和实时库的实时运行 | 第57页 |
| ·测试支持安全地在线修改参数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工作展望 | 第58-60页 |
| 附录 | 第6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