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符号与缩写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化学修饰电极测定环境有机污染物综述 | 第13-23页 |
·引言 | 第13页 |
·化学修饰电极 | 第13-19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定义和特征 | 第14-15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分类 | 第15-16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二章 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3-33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4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电沉积时间对nano-Au/GCE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24-25页 |
·HAuCl_4浓度对nano-Au/GCE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25页 |
·玻碳电极表面预处理对nano-Au/GCE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25-26页 |
·沉积电位对nano-Au/GCE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26页 |
·nano-Au/GCE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26-29页 |
·结论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三章 nano-Au/GCE修饰电极对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GCE和nano-Au/GCE电极的SEM表征 | 第35页 |
·裸金电极和nano-Au/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35-37页 |
·苯二酚三种异构体的电化学行为 | 第37-38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8-40页 |
·底液的选择 | 第38页 |
·pH值的影响 | 第38-40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40页 |
·苯二酚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 第40-42页 |
·干扰物对测定的影响 | 第42页 |
·样品回收率 | 第42-43页 |
·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四章 nano-Au/GCE修饰电极对硝基酚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 第47-61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8-49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硝基酚三种异构体的电化学行为 | 第49-51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1-55页 |
·底液的选择 | 第51页 |
·pH值的影响 | 第51-53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53-55页 |
·硝基酚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 第55-56页 |
·干扰物对测定的影响 | 第56-57页 |
·样品回收率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五章 基于中性红和β-环糊精的2,2'-多氯联苯电化学传感器 | 第61-75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2页 |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第62-63页 |
·试验方法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NR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 | 第63-64页 |
·修饰液成分及用量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64-65页 |
·底液的选择 | 第65页 |
·pH值的影响 | 第65-66页 |
·NR浓度的选择 | 第66页 |
·NR平衡时间对电化学传感器的影响 | 第66-67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67-68页 |
·电化学传感器对2,2'-PCB的响应 | 第68-69页 |
·电化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 第69页 |
·干扰物对测定的影响 | 第69-70页 |
·样品回收率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