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武器高原射表编制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8页 |
2 现代火炮射表编制原理 | 第18-22页 |
·现代火炮射表的特点 | 第18页 |
·现代火炮射表编制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射表编制的工作程序 | 第19-20页 |
·射表误差分析 | 第20-22页 |
·试验准备误差 | 第20页 |
·试验测量误差 | 第20页 |
·数据处理误差 | 第20-21页 |
·弹道模型误差 | 第21页 |
·射表计算误差 | 第21-22页 |
3 弹箭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方程组 | 第22-38页 |
·坐标系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22-28页 |
·坐标系的定义 | 第22-23页 |
·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 第23-28页 |
·作用在弹箭上的力和力矩 | 第28-31页 |
·空气动力和力矩 | 第28-30页 |
·火箭推力 | 第30页 |
·燃气控制力和燃气控制力矩 | 第30-31页 |
·重力 | 第31页 |
·弹箭的一般运动方程组 | 第31-35页 |
·弹箭质心运动方程组 | 第31-33页 |
·弹箭绕心运动方程组 | 第33-34页 |
·弹箭一般运动方程组 | 第34-35页 |
·弹箭的运动控制方程组 | 第35-38页 |
·导航方程 | 第35-36页 |
·姿态控制方程 | 第36-37页 |
·射程控制方程 | 第37-38页 |
4 高原弹道特性分析 | 第38-72页 |
·影响弹丸空气动力的因素 | 第38-40页 |
·弹丸外形的影响 | 第39页 |
·飞行姿态的影响 | 第39页 |
·激波的影响 | 第39页 |
·雷诺数R_e的影响 | 第39-40页 |
·飞行高度的影响 | 第40页 |
·高原气象条件的特点 | 第40-43页 |
·我国高原的分布 | 第40-41页 |
·气象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 第41页 |
·马赫数与雷诺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 第41页 |
·高原各个季节气象的变化规律 | 第41-43页 |
·弹丸飞行稳定性分析 | 第43-45页 |
·陀螺稳定性条件 | 第43-44页 |
·动态稳定性条件 | 第44-45页 |
·弹丸飞行姿态的变化 | 第45-51页 |
·起始扰动引起的飞行姿态变化 | 第45-48页 |
·弹丸转速规律的变化 | 第48-49页 |
·弹丸动力平衡角的变化 | 第49-51页 |
·射击散布分析 | 第51-55页 |
·地面密集度分析 | 第51-54页 |
·立靶散布分析 | 第54-55页 |
·高原条件对弹道诸元的影响 | 第55-60页 |
·高原条件对弹道的影响分析 | 第55页 |
·海拔高度对地炮射程和偏流的影响 | 第55-59页 |
·高原气象条件对高炮炮弹道诸元的影响 | 第59-60页 |
·弹丸起始扰动对射程的影响 | 第60-61页 |
·动力平衡角对弹道诸元的影响 | 第61-63页 |
·高原阻力系数对弹道诸元的影响 | 第63-64页 |
·火箭弹的高原推力特性 | 第64页 |
·底排弹底排装置的高原工作特性 | 第64-69页 |
·底排与火箭复合弹的高原弹道特性 | 第69-72页 |
5 改进的高原射表计算方法 | 第72-79页 |
·高原射表弹道模型分析 | 第72页 |
·六自由度弹道分部模型 | 第72-73页 |
·弹道分部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73-79页 |
·基本思想 | 第73-74页 |
·快速分部的算法 | 第74-76页 |
·慢速分部的算法 | 第76页 |
·界面数据传递 | 第76-78页 |
·算例 | 第78-79页 |
6 弹丸高原阻力系数的提取方法 | 第79-94页 |
·引言 | 第79页 |
·基本思想 | 第79-80页 |
·从单条速度曲线中提取阻力系数的方法 | 第80-82页 |
·参数微分方程组 | 第82-83页 |
·四自由度弹道方程右端函数的参数微分 | 第83-88页 |
·起始扰动诱导阻力系数的提取 | 第88-89页 |
·阻力系数二元函数的拟合方法 | 第89-91页 |
·程序框图 | 第91-94页 |
7 高原射表编制的新方法 | 第94-109页 |
·引言 | 第94页 |
·高原射表编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程序 | 第94-97页 |
·射表试验方法 | 第97-101页 |
·试验准备 | 第97-99页 |
·初速测量 | 第99页 |
·弹丸飞行速度测量 | 第99-100页 |
·弹丸空间坐标测量 | 第100页 |
·落点坐标测量 | 第100页 |
·气象测量 | 第100-101页 |
·射表试验数据处理 | 第101-102页 |
·阻力系数的表示法 | 第102页 |
·数据准备 | 第102页 |
·参数辩识 | 第102页 |
·射表弹道模型 | 第102-103页 |
·全面符合计算与弹道标准化 | 第103-106页 |
·射表的编拟计算 | 第106-108页 |
·高原射表的计算内容 | 第106页 |
·高原射表计算的基础数据 | 第106-107页 |
·高原射表计算方法 | 第107-108页 |
·高原射表的检查 | 第108-109页 |
·高原射表检查方法 | 第108页 |
·高原射表检查结果的评定 | 第108-109页 |
8 高原射表试验研究 | 第109-114页 |
·引言 | 第109页 |
·试验方案 | 第109页 |
·试验结果 | 第109-110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110-111页 |
·射表计算结果对比 | 第111-114页 |
结束语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2页 |
钱明伟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