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化学工业综合废水防治技术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主要的防治技术 | 第8-9页 |
·国内主要的防治技术 | 第9-10页 |
·化工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 | 第10-12页 |
·化工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 第10页 |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 第10-11页 |
·化工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第11页 |
·化工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第11-12页 |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 第12-16页 |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情况 | 第12页 |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的分类 | 第12-15页 |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 | 第15页 |
·Carrousel氧化沟工艺 | 第15-16页 |
·硝化作用 | 第16-20页 |
·硝化作用的原理 | 第16-17页 |
·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2-30页 |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第22-24页 |
·试验装置 | 第22-24页 |
·运行方式 | 第24页 |
·试验用水与污泥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25-30页 |
·水样的处理与保存 | 第25-26页 |
·常规分析项目测试方法 | 第26页 |
·耗氧速率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硝化速率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试验废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 第28-30页 |
第三章 Carrousel氧化沟的处理效果 | 第30-40页 |
·污泥的接种与驯化 | 第30-32页 |
·启动阶段氧化沟污泥量的变化 | 第30-32页 |
·启动阶段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2页 |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氧化沟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32-35页 |
·HRT为36h时氧化沟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2-34页 |
·HRT为48h时氧化沟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4页 |
·HRT为96h时氧化沟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4-35页 |
·氧化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35-36页 |
·氧化沟中TN的变化情况 | 第36-37页 |
·氧化沟中TP的变化情况 | 第37-38页 |
·氧化沟中污泥浓度的变化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反应时间对氨氧化作用和污泥性能的影响 | 第40-55页 |
·Carrousel氧化沟再次启动时污泥的接种与驯化 | 第40-42页 |
·Carrousel氧化沟再次启动时污泥的生长情况 | 第40-41页 |
·Carrousel氧化沟再次启动时COD的处理效果 | 第41页 |
·Carrousel氧化沟再次启动时氨氮的变化情况 | 第41-42页 |
·反应时间对氨氧化的影响 | 第42-50页 |
·反应时间为72h和96h时出水氨氮的变化 | 第42-45页 |
·反应时间为72h和96h时出水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变化 | 第45-47页 |
·反应为120h时出水氨氮的变化 | 第47-48页 |
·反应时间为120h时出水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降解情况 | 第48-50页 |
·氧化沟污泥浓度与污泥性能分析 | 第50-53页 |
·氧化沟污泥的MLSS、MLVSS变化 | 第50-51页 |
·氧化沟污泥耗氧速率(OUR)的测定 | 第51-52页 |
·氧化沟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第52页 |
·氧化沟污泥硝化速率的变化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