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宪政道路 | 第8-14页 |
(一) 宪政道路是宪政实践的运动轨迹 | 第8-9页 |
(二) 宪政道路的渐进性、多样性、平衡性 | 第9-14页 |
1、宪政之路是一条渐进之路 | 第10-11页 |
2、宪政之路是一条多样之路 | 第11-12页 |
3、宪政之路是一条平衡之路 | 第12-14页 |
二、宪政道路的模式 | 第14-27页 |
(一) 主要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宪政道路模式 | 第14-21页 |
1、英国的演进型模式 | 第14-16页 |
2、美国的契约型模式 | 第16-18页 |
3、法国的建构型模式 | 第18-19页 |
4、中国的强制借鉴型模式 | 第19-21页 |
(二) 影响宪政道路的因素 | 第21-27页 |
1、经济是宪政的基础 | 第21-23页 |
2、文化是影响宪政道路不可忽视的因素 | 第23-27页 |
三、中国宪政道路 | 第27-49页 |
(一) 中国忽视了宪政道路的渐进性、多样性与平衡性而历尽沧桑 | 第27-38页 |
1、忽视宪政道路的渐进性,颠倒了宪政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 第27-31页 |
2、忽视宪政道路的多样性,强制借鉴的宪政制度缺乏文化支撑 | 第31-33页 |
3、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不平衡性 | 第33-36页 |
4、宪政价值与宪政工具的不平衡性 | 第36-38页 |
(二) 中国实现宪政的道路应为自上而下的改良之道 | 第38-40页 |
(三) 中国宪政道路的健康发展 | 第40-49页 |
1、立足中国国情,强化宪政本土化研究 | 第40-43页 |
2、加强宪法实施,促进宪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 第43-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