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一引言 | 第10-33页 |
| ·海底热液硫化物的发现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32页 |
| ·相关科学问题简述 | 第11-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 ·海底热液硫化物常见矿物组合与化学组成 | 第14-18页 |
| ·微量元素与同位素示踪 | 第18-21页 |
| ·热液硫化物形成过程中生物活动的地球化学记录 | 第21-24页 |
| ·国内相关研究简介 | 第24-27页 |
| ·东太平洋海隆13°N 附近硫化物研究概况 | 第27-32页 |
| ·研究区硫化物出现的构造背景 | 第27-28页 |
| ·矿物组合 | 第28-29页 |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29-31页 |
| ·同位素组成 | 第31-32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 二地质背景 | 第33-38页 |
| 三 样品、方法及结果 | 第38-53页 |
| ·样品 | 第38-41页 |
| ·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 | 第41-53页 |
| ·XRD 分析 | 第41-42页 |
| ·显微结构 | 第42-45页 |
| ·常量元素组成 | 第45-48页 |
| ·微量元素组成 | 第48-53页 |
| 四讨论 | 第53-92页 |
| ·东太平洋海隆13°N 附近热液硫化物形成阶段的划分 | 第53页 |
| ·东太平洋海隆13°N 附近热液硫化物化学组成多元统计分析 | 第53-60页 |
| ·东太平洋海隆13°N 附近热液硫化物常、微量元素组成空间变化 | 第60-65页 |
| ·形成硫化物的流体的温度及化学组成演化的地球化学证据 | 第65-77页 |
| ·东太平洋海隆13°N 附近热液Fe-S-H20 系统Pourbaix 图及地质意义 | 第77-92页 |
| ·海底热液活动的热力学图解应用举例 | 第77-79页 |
| ·东太平洋海隆13°N 附近热液Fe-S-H20 系统热力学计算 | 第79-84页 |
| ·东太平洋海隆13°N 附近热液Fe-S-H20 系统Pourbaix 图的地质意义 | 第84-92页 |
| 五结论 | 第92-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7页 |
| 博士期间相关论文 | 第107-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