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发展村镇银行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一节 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分析 | 第13页 |
第二节 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分析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村镇银行法律综述 | 第15-18页 |
第一节 村镇银行立法概况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法律规定的比较 | 第16-18页 |
一、注册资本规定的比较 | 第16页 |
二、出资人资格规定的比较 | 第16页 |
三、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规定的比较 | 第16-17页 |
四、经营管理规定的比较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村镇银行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 第18-26页 |
第一节 调查研究(一)——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 | 第18-21页 |
一、对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调查 | 第18-19页 |
二、调查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调查研究(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 | 第21-26页 |
一、对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调查 | 第21-22页 |
二、调查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 | 第22-26页 |
第四章 村镇银行法律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市场准入 | 第26-29页 |
一、村镇银行市场准入的原则 | 第26-27页 |
二、村镇银行市场准入的利弊分析 | 第27-28页 |
三、村镇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制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 | 第29-32页 |
一、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法理分析 | 第29页 |
二、村镇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 第29-31页 |
三、法律对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监管 | 第32-34页 |
一、村镇银行安全与效率的权衡 | 第32-33页 |
二、村镇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村镇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 | 第34-38页 |
一、村镇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设计 | 第34-36页 |
二、村镇银行救济制度的设计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村镇银行的法律制度完善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完善村镇银行的法律体系及规定 | 第38-39页 |
一、注重法律的前瞻性 | 第38页 |
二、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完善村镇银行的组织架构模式 | 第39-40页 |
一、探索总分行的模式 | 第39页 |
二、探索准法人性质的经营管理公司模式 | 第39-40页 |
三、探索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第40页 |
第三节 完善村镇银行的市场准入 | 第40-42页 |
一、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的限制 | 第40-41页 |
二、对注册资本实行差异性规定 | 第41-42页 |
三、加强与境外监管当局的合作 | 第42页 |
第四节 完善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 | 第42-44页 |
一、充分发挥决策机构的决策能力 | 第42-43页 |
二、充分发挥执行机构的执行能力 | 第43页 |
三、充分发挥监督机构机构的监督能力 | 第43-44页 |
四、加强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职能 | 第44页 |
第五节 完善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的规定 | 第44-46页 |
一、提高村镇银行单一贷款的限额 | 第45页 |
二、扩大村镇银行业务经营的地域范围 | 第45页 |
三、增加村镇银行业务范围 | 第45页 |
四、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 | 第45-46页 |
第六节 完善村镇银行的退出机制 | 第46-48页 |
一、完善退出机制的法律规定 | 第46-47页 |
二、引入存款保险制度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