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物及文物的非法流转 | 第9-21页 |
第一节 背景知识介绍 | 第9-16页 |
一、文物的定义、范围及特性 | 第9-12页 |
二、文物的非法流转 | 第12-16页 |
第二节 文物返还的理论争议 | 第16-21页 |
一、文化国际主义(Cultural Internationalism) | 第16-17页 |
二、文化国家主义(Cultural Nationalism) | 第17-18页 |
三、"帕台农石雕"(Parthenon Marbles)之争 | 第18-19页 |
四、本文观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物追索的法律机制 | 第21-44页 |
第一节 国际公约 | 第21-30页 |
一、1954年公约及其议定书 | 第21-23页 |
二、1970年公约 | 第23-26页 |
三、1995年公约 | 第26-30页 |
第二节 区域性协定 | 第30-33页 |
一、欧洲国家 | 第30-32页 |
二、美洲国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双边协定 | 第33-35页 |
一、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合作机制 | 第33-34页 |
二、俄罗斯与德国的双边合作机制 | 第34页 |
三、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机制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其他国家国内法控制及追索机制 | 第35-39页 |
一、文物的出口限制 | 第35-36页 |
二、文物的进口限制 | 第36-37页 |
三、规定或限制文物所有权 | 第37-38页 |
四、文物的追索模式 | 第38-39页 |
第五节 文物追索的国际诉讼 | 第39-44页 |
一、美国关于跨国追索文物的诉讼实践 | 第39-43页 |
二、文物追索国际诉讼的困境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中国文物追索的困难和解决途径 | 第44-50页 |
第一节 中国文物流失的界定、特点及现状 | 第44-46页 |
一、流失文物的界定 | 第44页 |
二、文物流失的特点 | 第44-45页 |
三、文物流失的现状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文物追索的国内法途径 | 第46-48页 |
第三节 文物追索的国际法途径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