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定制(MC)物流服务能力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8页 |
1 引言 | 第18-40页 |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8-21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8-20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1-35页 |
·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 | 第21-25页 |
·企业能力 | 第25-28页 |
·物流服务能力 | 第28-34页 |
·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能力 | 第34-35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5-4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 第36-39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2 MC物流服务服务能力界定 | 第40-58页 |
·从传统物流服务到MC物流服务 | 第40-46页 |
·MC物流服务产生的动因 | 第40-41页 |
·MC物流服务的范式 | 第41-42页 |
·物流服务模式的变革 | 第42-46页 |
·MC物流服务绩效目标及其资源 | 第46-53页 |
·MC物流服务绩效目标 | 第46-48页 |
·MC物流服务过程 | 第48-49页 |
·MC物流服务所需资源 | 第49-53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的概念 | 第53-56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 | 第53-55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与物流资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3 MC物流服务能力的维度 | 第58-79页 |
·MC物流服务过程及其能力要素 | 第58-62页 |
·MC物流服务过程 | 第58-59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架构 | 第59-61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要素 | 第61-62页 |
·MC物流服务子能力要素维度 | 第62-71页 |
·技术子能力及其维度 | 第62-64页 |
·市场识拓子能力及其维度 | 第64-65页 |
·组织管理子能力及其维度 | 第65-67页 |
·整合子能力及其维度 | 第67-71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维度 | 第71-77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维度的构成 | 第71-73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所需的资源 | 第73-75页 |
·能力要素与资源的相关性 | 第75-76页 |
·能力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4 MC物流服务子能力的演进机理 | 第79-104页 |
·MC物流服务资源分类与积累 | 第79-82页 |
·MC物流服务资源分类 | 第79页 |
·非能动性资源的积累 | 第79-81页 |
·能动性资源的积累 | 第81页 |
·MC物流服务资源的积累 | 第81-82页 |
·技术子能力演进机理 | 第82-92页 |
·基于物流设施设备的技术子能力演进机理 | 第83-85页 |
·基于知识的技术子能力积累的途径 | 第85-89页 |
·技术子能力演进机理 | 第89-90页 |
·关键技术能力的识别 | 第90-92页 |
·市场识拓子能力演进机理 | 第92-97页 |
·市场识拓子能力的形成 | 第92-96页 |
·市场识拓子能力的演进路径 | 第96页 |
·市场识拓子能力的演进成长 | 第96-97页 |
·组织管理子能力演进机理 | 第97-100页 |
·组织管理子能力的形成 | 第97-99页 |
·组织管理子能力的演进路径 | 第99页 |
·组织管理子能力的演进成长 | 第99-100页 |
·整合子能力演进机理 | 第100-103页 |
·整合子能力的形成 | 第100-101页 |
·整合子能力的演进路径 | 第101-102页 |
·整合子能力的演进成长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5 MC物流服务能力的复合及演进机理 | 第104-128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的复合 | 第104-108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复合的关键因素 | 第104-106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复合模型 | 第106-108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的演进机理 | 第108-114页 |
·资源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 | 第108-109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演进 | 第109-110页 |
·演进中的成长上限 | 第110-114页 |
·基于耗散理论的MC物流服务能力演进分析 | 第114-126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 | 第114-117页 |
·基于耗散结构的MC物流服务能力演进成长 | 第117-122页 |
·基于耗散理论的MC物流服务能力演进模型 | 第122-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6 MC物流服务能力构建 | 第128-144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构建的关键基础 | 第128-133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构建体系 | 第128-129页 |
·物流服务流程的模块化 | 第129-130页 |
·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 第130-131页 |
·服务主体的物流联盟 | 第131-132页 |
·服务过程的信息共享 | 第132-133页 |
·物流服务流程的可组合(模块化) | 第133-139页 |
·物流服务流程的可组合概念与特征 | 第134-135页 |
·物流服务流程模块化的方式 | 第135-137页 |
·物流服务模块化构件与模型 | 第137-139页 |
·识别影响能力构建与提升的约束 | 第139-142页 |
·基于顾客的约束要素分类 | 第139-140页 |
·基于竞争者的约束要素分类 | 第140-141页 |
·约束要素识别矩阵 | 第141-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7 MC物流服务能力评价 | 第144-176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评价内容与原则 | 第144-145页 |
·评价内容 | 第144页 |
·评价目标 | 第144页 |
·评价原则 | 第144-145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方法 | 第145-157页 |
·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145-148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48-150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模型 | 第150-157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7-161页 |
·MC物流服务能力绩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7页 |
·各子能力之间的耦合度指标体系 | 第157-159页 |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159-161页 |
·实证分析 | 第161-174页 |
·MC仓储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161-163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63页 |
·原始数据与计算 | 第163-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174-176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76-180页 |
·主要结论 | 第176-17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77-179页 |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第179-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90页 |
作者简历 | 第190-1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