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碳纤维的发展、分类及应用 | 第15-16页 |
·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与发展 | 第16-17页 |
·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 | 第17-20页 |
·气相氧化法 | 第17-18页 |
·液相氧化 | 第18页 |
·电化学氧化法 | 第18-19页 |
·等离子体氧化法 | 第19页 |
·表面接枝聚合物改性 | 第19-20页 |
·表面涂层改性处理法 | 第20页 |
·提高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的涂层方法 | 第20-24页 |
·液相先驱体转化法 | 第20-21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1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1-22页 |
·物理气相沉积法 | 第22页 |
·化学沉积 | 第22页 |
·原位反应法 | 第22-23页 |
·熔盐反应 | 第23页 |
·表面生成晶须法 | 第23页 |
·热解碳涂层和复式涂层 | 第23-24页 |
·碳纤维的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碳纤维表面官能团表征 | 第24页 |
·碳纤维表面结构表征 | 第24-25页 |
·碳纤维表面微观结构 | 第25页 |
·润湿性能与表面能 | 第25页 |
·碳纤维物质组成和结晶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纤维失重行为表征 | 第26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页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电化学氧化处理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实验设备与原料 | 第29-30页 |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材料表征方法 | 第31页 |
·结果讨论 | 第31-39页 |
·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表征分析 | 第31-34页 |
·碳纤维表观形貌分析 | 第34-36页 |
·碳纤维表面处理前后XPS分析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表面ZrC、ZrO_2涂层的制备与研究 | 第40-61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40-41页 |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表面涂层处理 | 第41-43页 |
·溶胶制备 | 第41-42页 |
·碳纤维溶胶涂膜 | 第42页 |
·高温处理 | 第42-43页 |
·材料表征方法 | 第43页 |
·结果讨论分析 | 第43-60页 |
·影响涂层的因素 | 第43-47页 |
·溶胶制备 | 第43-47页 |
·热处理升温速率 | 第47页 |
·热处理温度 | 第47页 |
·溶胶形成机理和凝胶红外分析 | 第47-49页 |
·涂层纤维XRD分析 | 第49-51页 |
·锆涂层纤维SEM表观形貌分析 | 第51-55页 |
·涂层纤维截面 | 第55-56页 |
·涂层纤维EDS分析 | 第56-57页 |
·锆涂层对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表面TaC涂层的制备与研究 | 第61-77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61-62页 |
·碳纤维表面涂膜处理 | 第62-63页 |
·溶胶制备 | 第62页 |
·涂膜 | 第62-63页 |
·高温热处理 | 第63页 |
·材料表征方法 | 第63页 |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63-76页 |
·钽溶胶凝胶的形成过程及红外分析 | 第63-66页 |
·影响涂层的因素 | 第66-67页 |
·涂层后纤维XRD物质组成分析 | 第67-68页 |
·涂层后纤维的SEM形貌分析 | 第68-72页 |
·涂层纤维截面分析 | 第72-73页 |
·涂层碳纤维EDS能谱分析 | 第73-74页 |
·TaC涂层对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7-79页 |
文献目录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第87-88页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