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概述 | 第12-18页 |
·马克思、恩格斯对语言的批判 | 第12-13页 |
·语言的起源及发展 | 第13-14页 |
·语言的客观性 | 第14-15页 |
·语言与意识、思维的关系 | 第15-16页 |
·语言的社会性与人的社会化 | 第16-18页 |
3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概述 | 第18-28页 |
·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概述 | 第18-22页 |
·哲学是澄清思想的活动 | 第18-19页 |
·语言图像论 | 第19-20页 |
·哲学为思想的表达划界 | 第20-22页 |
·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概述 | 第22-28页 |
·语言游戏说简论 | 第22-23页 |
·生活形式与游戏规则 | 第23-24页 |
·家族相似说 | 第24-25页 |
·关于不可说与语言疾病 | 第25-28页 |
4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相似性 | 第28-38页 |
·本体论的相似 | 第28-30页 |
·批判抽象语言观 | 第28-29页 |
·语言的实践性 | 第29-30页 |
·认识论的相似 | 第30-32页 |
·语言、思维是对实际生活的反映 | 第30-31页 |
·哲学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 第31-32页 |
·方法论的相似 | 第32-38页 |
·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辩证法态度和实证态度 | 第32-34页 |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的联系和发展的思维方法 | 第34-35页 |
·共同拒斥形而上学 | 第35-38页 |
5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差异性 | 第38-49页 |
·本体论的差异 | 第38-40页 |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语言基础 | 第38-39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实践基础 | 第39-40页 |
·认识论的差异 | 第40-44页 |
·对语言与实在相互关系认识的差异 | 第40-41页 |
·对哲学目的和意义认识的差异 | 第41-42页 |
·对哲学与科学关系认识的差异 | 第42-44页 |
·方法论的差异 | 第44-46页 |
·逻辑-语言的研究方法与唯物辩证法 | 第44-45页 |
·对形而上学拒斥方式的不同 | 第45-46页 |
·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探究 | 第46-49页 |
6 结论:对比较结果的综合评析 | 第49-54页 |
·吸收语言哲学合理因素用以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观 | 第49-50页 |
·唯物主义实践论为语言哲学的发展解决困境、指引方向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