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后现代主义及其概述 | 第14-25页 |
·后现代定义的非标准阐述 | 第14-15页 |
·后现代主义概述 | 第15-21页 |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定义 | 第15-17页 |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 | 第17-21页 |
·后现代广告 | 第21-25页 |
·后现代广告的产生及其背景 | 第21-23页 |
·后现代广告的主要特点 | 第23-25页 |
第3章 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与构建方式 | 第25-48页 |
·广告的设计语言 | 第25-26页 |
·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表现风格 | 第26-39页 |
·品牌符号的运用 | 第26-30页 |
·意识形态的表达 | 第30-33页 |
·谐趣戏谑的生活 | 第33-35页 |
·情色之路的迷恋 | 第35-37页 |
·复古怀旧的情结 | 第37-39页 |
·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构建方式 | 第39-48页 |
·视觉"拼贴"的快乐 | 第39-42页 |
·抽离本质的"复制" | 第42-43页 |
·恒定价值的"解构" | 第43-44页 |
·意料之外的"夸张" | 第44-46页 |
·"装饰"是一种借口 | 第46-48页 |
第4章 后现代广告设计的四重操纵 | 第48-62页 |
·一重操纵:一"脱"解忧愁 | 第49-53页 |
·二重操纵:情感是人类的灵魂 | 第53-56页 |
·三重操纵:理念的灌输 | 第56-58页 |
·四重操纵:视觉的狂欢 | 第58-62页 |
第5章 中国后现代广告的发展 | 第62-68页 |
·后现代广告在中国的发展 | 第62-66页 |
·后现代广告在中国的产生 | 第62-63页 |
·文化的碰撞 | 第63-64页 |
·国人的批判 | 第64-66页 |
·中国后现代广告设计的未来趋势 | 第66-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