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毒死蜱降解菌株Sphingopyxis terrae R17的分离鉴定及其luxAB基因标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文献综述第9-20页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概况第10页
   ·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机理第10-12页
   ·微生物降解菌的获得途径第12-14页
     ·富集培养法第12页
     ·诱变育种第12-13页
     ·构建基因工程菌第13页
     ·发光酶基因标记降解菌株第13-14页
     ·定向培养第14页
   ·农药微生物降解菌类群第14-16页
   ·毒死蜱及其研究状况第16-20页
     ·毒死蜱的理化性质第16页
     ·毒死蜱的应用概况第16-17页
     ·毒死蜱在环境中的残留及风险第17-18页
     ·毒死蜱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第18-20页
2 引言第20-2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试验材料第22-23页
     ·菌种来源第22页
     ·培养基第22页
     ·化学试剂第22页
     ·仪器设备第22-23页
   ·方法第23-27页
     ·降解菌的富集筛选第23页
     ·降解菌的分离、纯化第23页
     ·菌株的鉴定第23-24页
     ·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研究第24-25页
     ·发光酶基因luxAB 标记毒死蜱降解菌株第25页
     ·标记菌株的质粒稳定性检测第25页
     ·标记菌株在土壤中的存活及降解动态第25-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38页
   ·毒死蜱降解菌株的筛选第27-28页
   ·毒死蜱降解菌株的luxAB 基因标记第28-29页
     ·毒死蜱降解菌株的抗性筛选第28页
     ·标记菌株的获得及其稳定性检测第28-29页
   ·R17 菌株的鉴定第29-31页
     ·R17 的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第29-30页
     ·R17 菌株的165 rDNA 序列测序结果分析第30-31页
   ·出发菌株与标记菌株的生长动态比较第31-33页
     ·R17、LuxR17 菌株的时间生长曲线第31-32页
     ·温度对R17、LuxR17 菌株生长的影响第32页
     ·pH 对R17、LuxR17 菌株生长的影响第32-33页
   ·R17、LuxR17 菌株在水中对毒死蜱降解特性的比较第33-35页
     ·R17、LuxR17 菌株在不同时间内对毒死蜱的降解效率第33-34页
     ·R17、LuxR17 菌株对不同浓度毒死蜱的降解第34-35页
   ·土壤中LuxR17 菌株的存活状况及毒死蜱的降解第35-38页
     ·LuxR17 菌株在土壤中的存活状况第35页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第35-38页
5 结论第38-39页
6 讨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51页
附录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洋河水库、石臼湖、东钱湖和宜兴三氿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分布特征
下一篇:环嗪酮·敌草隆在甘蔗、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敌草隆的土壤吸附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