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世界政治论文--世界社会结构论文--民族问题论文

从自决到自治:冷战后世界民族分离主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选题依据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学术创新第15-17页
第一章 民族分离主义的相关问题第17-41页
 第一节 民族分离主义的相关概念第17-25页
  一、关于民族的定义第17-20页
  二、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第20-22页
  三、关于分离主义第22-23页
  四、民族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第23-25页
 第二节、民族分离主义兴起的原因第25-32页
  一、结构性因素第25-26页
  二、政治因素第26-28页
  三、经济- 社会因素第28-29页
  四、文化- 认知因素第29-31页
  五、国际环境因素第31-32页
 第三节、世界民族分离主义的特点和影响第32-41页
  一、世界民族分离主义的特点第32-38页
  二、冷战后世界民族分离主义的影响第38-41页
第二章 民族自决权理论与民族分离主义第41-69页
 第一节、民族自决权的演变第41-51页
  一、自决权思想的起源第41-42页
  二、自决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42-44页
  三、列宁和威尔逊的自决权理论第44-51页
 第二节、自决权理论与民族分离主义第51-58页
  一、自决权的历史与冷战后的民族分离主义第51-53页
  二、联合国与民族自决权理论第53-58页
 第三节、民主、人权: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的新借口第58-69页
  一、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合流第58-62页
  二、冷战后东帝汶“建国”和科索沃“独立”比较研究第62-69页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自决权第69-99页
 第一节、自决权成为国际法的一项原则第69-76页
  一、自决权成为国际法原则第69-71页
  二、国际法上自决权的内容第71-73页
  三、国际法上不承认分离权第73-76页
 第二节、国际法上关于自决权的主体第76-86页
  一、殖民地人民是自决权的主体第76-78页
  二、作为自决权主体的民族和人民第78-82页
  三、少数人的权利与自决权第82-84页
  四、土著人的权利与自决权第84-86页
 第三节、国际法上关于实现自决权的方式第86-99页
  一、武力方式第86-90页
  二、国际法禁止使用恐怖主义方式第90-94页
  三、公民投票是国际法允许实现自决权的方式第94-99页
第四章 从自决到自治:民族分离治理案例研究第99-141页
 第一节、民族自治第99-104页
  一、民族自治第99-101页
  二、中国近代的民族自治第101-102页
  三、西方历史上的民族自治第102-104页
 第二节、民族自治与民族自决第104-112页
  一、自决与自治的关系第104-105页
  二、民族自治是实现民族自决的形式第105-110页
  三、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是历史的趋势第110-112页
 第三节、民族分离问题治理案例研究第112-137页
  一、西班牙巴斯克问题第113-120页
  二、印度尼西亚的民族分离问题第120-128页
  三、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与“藏独”、“疆独”问题第128-137页
 第四节、民族自治是解决民族分离问题的有效方式第137-141页
  一、民族自治是多民族国家的选择第137-138页
  二、民族自治政策能有效化解民族矛盾第138-141页
结论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3页
后记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印海上安全问题研究
下一篇:国家形象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