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古代处方整理研究初探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3-26页
 一.历代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概况第13-17页
  (一) 先秦两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消渴病学术原创期第13-14页
  (二) 魏晋隋唐(公元221-907年):消渴病学术进展期第14-15页
  (三) 五代辽宋(公元908-1114年):消渴病学术积淀期第15页
  (四) 金元(1115-1368年):消渴病学术争鸣期第15-16页
  (五) 明清(公元1368-1911年):消渴病学术提升期第16页
  (六) 民国到近代(公元1912年-):消渴病学术丰富期第16-17页
 二.现代有关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和进展第17-24页
  (一) 三消论治第17-19页
  (二) 分期分型论治第19-20页
  (三) 脏腑论治第20-22页
  (四) 特定穴第22-23页
  (五) 灸法第23页
  (六) 针药并用第23-24页
  (七) 耳针治疗第24页
  (八) 其它方法-穴位内胰岛移植第24页
 三.有关中华医典的介绍第24-26页
第二部分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古代处方整理研究第26-59页
 一.中医名词第26-29页
  (一) 鬲消第26页
  (二) 脾瘅第26-27页
  (三) 消中第27页
  (四) 肾消第27页
  (五) 消瘅第27-28页
  (六) 三消第28-29页
  (七) 消渴第29页
 二.资料收集第29页
  (一) 研究对象第29页
  (二) 研究内容第29页
  (三) 统计学处理第29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9-51页
  (一) 《中华医典》收录的针灸推拿类医学古籍及简介第29-36页
  (二) 检索《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中有关糖尿病的内容记载第36-43页
  (三)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古代处方整理第43-51页
 四.综合统计分析第51-59页
  (一) 古代处方共同性统计(定量)第51-52页
  (二) 古代处方特殊性分析(定性)第52-55页
  (三) 古代针灸治疗消渴病和现代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异同简略比较第55-59页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第59-64页
 一.古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的处方讨论第59-60页
  (一) 古代处方共同性统计(定量)第59页
  (二) 古代处方特殊性分析(定性)第59-60页
 二.针灸治疗消渴病的古代处方的取穴特点的研究第60-61页
  (一) 局部取穴特点第60页
  (二) 循经取穴特点第60-61页
  (三) 病因取穴特点第61页
 三.针灸治疗糖尿病参考处方第61-63页
  (一) 滋阴清热法第61页
  (二) 益气养阴法第61-62页
  (三) 疏肝解郁法第62-63页
  (四) 泻热通腑法第63页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工作展望第63-64页
  (一) 人为因素第63页
  (二)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第63页
  (三) 扩大古籍的收集第63页
  (四) 加强临床的验证第63-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下一篇: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