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结构损伤检测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综述 | 第9-14页 |
·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的参数 | 第14-15页 |
·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检测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工程概况 | 第18-26页 |
·输电塔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8-20页 |
·基本假定 | 第18页 |
·模型简化 | 第18页 |
·模型建立 | 第18-20页 |
·模态计算 | 第20-21页 |
·损伤识别总说明 | 第21-26页 |
3 结构损伤定位研究 | 第26-66页 |
·基于灰色相关性的结构损伤定位 | 第26-39页 |
·灰色理论 | 第26页 |
·曲率模态 | 第26-28页 |
·灰色振型曲率关联系数 | 第28页 |
·基于振型曲率置信因子的损伤定位分析 | 第28-39页 |
·基于模态应变能变化概率的结构损伤定位 | 第39-54页 |
·模态应变能变化概率定位法原理 | 第39-41页 |
·基于模态应变能变化概率的结构损伤定位 | 第41-54页 |
·曲率模态方法和模态应变能方法的比较 | 第54-55页 |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损伤定位改进 | 第55-66页 |
·信息融合 | 第55-56页 |
·D-S 证据理论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基于模态应变能和曲率模态信息融合的损伤定位 | 第57-66页 |
4 结构损伤定量研究 | 第66-98页 |
·模态应变能耗散率理论 | 第66-67页 |
·基于模态应变能耗散率的结构损伤定量 | 第67-80页 |
·基于模态应变能耗散率理论的损伤识别方法的改进策略 | 第80-81页 |
·基于改进方法的结构损伤定量 | 第81-9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