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围岩隧道稳定性及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层状岩体(围岩)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层状岩体强度各向异性的研究 | 第9-12页 |
·层状岩体的介质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层状围岩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3-14页 |
·工程围岩支护设计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层状围岩隧道施工监测成果分析 | 第17-29页 |
·葡萄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17-20页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地质构造 | 第18-19页 |
·地层岩性 | 第19-20页 |
·隧道设计概况 | 第20页 |
·施工监测成果分析 | 第20-26页 |
·围岩位移特征 | 第20-23页 |
·锚杆轴力特征 | 第23-25页 |
·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压力特征 | 第25-26页 |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压力特征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3 层状围岩横观各向同性试验研究 | 第29-39页 |
·试验方案 | 第29-30页 |
·单轴抗压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4页 |
·单轴抗压试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 第30-32页 |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单轴抗压强度横观各向同性性质 | 第33-34页 |
·等围压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7页 |
·等围压三轴抗压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三轴抗压强度横观各向同性性质 | 第36页 |
·围压对三轴抗压强度横观各向同性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不同倾角层状围岩隧道稳定性分析 | 第39-61页 |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方法 | 第39-44页 |
·弹塑性基本理论 | 第39-40页 |
·围岩强度判据 | 第40-41页 |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41-43页 |
·MIDAS/GTS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43-44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44-45页 |
·分析区域与边界条件 | 第45-46页 |
·初始地应力场的确定 | 第46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6-47页 |
·施工过程控制 | 第47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7-59页 |
·围岩应力特征 | 第47-51页 |
·围岩位移特征 | 第51-54页 |
·围岩塑性区特征 | 第54-55页 |
·初期支护内力特征 | 第55-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层状围岩隧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 第61-77页 |
·前言 | 第61页 |
·锚杆支护设计理论简介 | 第61-63页 |
·悬吊理论 | 第61-62页 |
·组合梁理论 | 第62-63页 |
·压缩拱理论 | 第63页 |
·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 第63页 |
·锚杆支护参数选用原则 | 第63-64页 |
·层状围岩隧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 第64-75页 |
·0 度模型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5-70页 |
·45 度模型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0-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5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