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9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第12页 |
2、是实现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师自我价值的需要 | 第12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一) 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二) 国外研究 | 第15页 |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16页 |
六、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 高职高专 | 第16-17页 |
(二)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 | 第17页 |
(三) 专业素养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我国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程与教师队伍概况 | 第19-34页 |
一、我国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程价值 | 第19-20页 |
二、我国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程开设情况 | 第20-32页 |
(一) 基础生物化学开设情况(摘录) | 第20-26页 |
(二) 动物生物化学开设情况(摘录) | 第26-30页 |
(三) 食品生物化学开设情况(摘录) | 第30-32页 |
三、我国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师队伍概况 | 第32-34页 |
第二章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34-57页 |
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例研究 | 第34-44页 |
(一) 生物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致困因素的调查分析 | 第34-36页 |
(二)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实例 | 第36-41页 |
1、同行的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 | 第36-37页 |
2、自身的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实践 | 第37-41页 |
(三)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 第41-44页 |
1、科学合理的教改的目标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 | 第41页 |
2、实验内容的改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 第41-42页 |
3、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是教改的重要途径 | 第42页 |
4、研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 第42-43页 |
5、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验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 | 第43-44页 |
二、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内涵 | 第44-57页 |
(一) 牢固树立高职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 第45-46页 |
(二)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素养 | 第46-53页 |
1、生物化学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 第46-49页 |
2、完整的能力结构 | 第49-53页 |
(三) 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 第53-55页 |
1、敬业精神 | 第53-54页 |
2、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 第54-55页 |
(四) 良好的个性修养和道德品格 | 第55-57页 |
1、生物化学教师良好的个性修养 | 第55页 |
2、良好的政治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 第55-57页 |
第三章 我国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问题 | 第57-62页 |
一、生物化学教师参与动手的时间和机会较少 | 第57页 |
(一) 观念陈旧 | 第57页 |
(二) 企业工厂锻炼达不到预期效果 | 第57页 |
二、教师自我学习积极性不高 | 第57-58页 |
(一) 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 | 第58页 |
(二) 缺乏学校和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 第58页 |
三、职业倦怠产生负面影响 | 第58-60页 |
(一) 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管理问题 | 第58-59页 |
(二) 学生厌学 | 第59页 |
(三) 缺少支持,缺少资源 | 第59-60页 |
(四) 社会地位 | 第60页 |
四、教学实践经验不足,重理论而轻实践 | 第60页 |
五、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 | 第60页 |
六、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良好 | 第60-61页 |
七、职业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 第62-66页 |
一、我校生物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 第62-63页 |
(一)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生物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素养 | 第62-63页 |
(二) 坚持理论学习,提高生物化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 第63页 |
二、提高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方式和方法 | 第63-66页 |
(一) 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 第63-64页 |
(二)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 | 第64页 |
(三) 完善制度措施,提高生物化学教师业务素质 | 第64-65页 |
(四) 开通多种渠道,提高生物化学教师文化素质 | 第65页 |
(五) 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 第65-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