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二、对家政服务员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三、家政服务业的问题研究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理论框架 | 第14-17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城市归属感现状分析 | 第20-37页 |
第一节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0-27页 |
一、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二、雇主家庭基本特征 | 第22-24页 |
三、长沙市家政服务的从业环境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城市归属感现状 | 第27-37页 |
一、身份认同的现状 | 第27-30页 |
二、职业归属感状况 | 第30-33页 |
三、城市生活适应状况 | 第33-35页 |
四、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8页 |
第一节 非制度因素探究 | 第37-42页 |
一、个体性因素——对自我的认同 | 第37-40页 |
二、社会性因素——基于双向互动的分析 | 第40-42页 |
三、小结 | 第42页 |
第二节 制度因素探究 | 第42-46页 |
一、户籍制度 | 第42-44页 |
二、家政行业的教育培训机制 | 第44页 |
三、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6-48页 |
一、非制度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城市归属感的主观因素 | 第46-47页 |
二、制度排斥是影响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城市归属感的根源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探讨与思考 | 第48-56页 |
第一节 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城市归属感缺失与"边缘化"心态的形成 | 第48-50页 |
一、逃避艰苦单调的农村生活、逃避先进现代的都市文明 | 第48-49页 |
二、逃避传统的农村义务后却被现代都市的权利福利所排斥 | 第49页 |
三、城乡间双向不理解加剧了"边缘化"状况,弱化了城市归属感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建议及对策 | 第50-53页 |
一、个人素质的提高是融入城市社会的根本途径 | 第50-51页 |
二、制度创新,实现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公平的市民待遇 | 第51-52页 |
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第52-53页 |
第三节 研究中出现的新质 | 第53-54页 |
一、权益意识的觉醒 | 第53页 |
二、对个人发展的追求 | 第53-54页 |
三、高素质家政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带来的活力 | 第54页 |
第四节 研究中的不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1:访谈对象的背景资料 | 第59-61页 |
附录2:访谈提纲 | 第61-63页 |
附录3:农民工家政服务员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