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14-19页 |
·行政复议调解的界定与要素 | 第14-15页 |
·行政复议调解与和解的异同 | 第15-17页 |
·行政复议调解与行政复议改革 | 第17-19页 |
第3章 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立法状况与分析 | 第19-34页 |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在我国立法的回顾 | 第19-20页 |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立法上的争议与评析 | 第20-22页 |
·行政权能否由行政机关自由处分 | 第20-21页 |
·行政复议双方地位是否平等 | 第21-22页 |
·行政复议调解是否“和稀泥” | 第22页 |
·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分析 | 第22-28页 |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文化根基 | 第23页 |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法律经济基础 | 第23-27页 |
·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27-28页 |
·《条例》引入行政复议调解的优势与立法上的不足 | 第28-34页 |
·《条例》引入行政复议调解的优势 | 第28-30页 |
·《条例》引入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立法上的不足 | 第30-34页 |
第4章 域外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实践与评述 | 第34-41页 |
·美国行政程序中的调解制度 | 第34-35页 |
·英国行政裁判所的调解制度 | 第35-36页 |
·澳大利亚行政复议中的调解制度 | 第36-37页 |
·法国行政复议中的调解员制度 | 第37-38页 |
·对域外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评述和借鉴 | 第38-41页 |
·对域外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评述 | 第38-39页 |
·值得借鉴的地方 | 第39-41页 |
第5章 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完善 | 第41-61页 |
·行政复议调解的原则 | 第41-45页 |
·行政复议调解的适用范围 | 第45-50页 |
·可以适用调解的范围 | 第45-48页 |
·不适用调解的范围 | 第48-50页 |
·行政复议调解的程序设置 | 第50-52页 |
·行政复议调解的救济 | 第52-55页 |
·行政复议调解协议的性质 | 第52页 |
·行政复议调解协议的效力 | 第52-53页 |
·行政复议调解的救济 | 第53-55页 |
·行政复议调解与行政复议改革的衔接 | 第55-61页 |
·行政复议机构应该独立 | 第55-56页 |
·行政复议人员需要专业化 | 第56-58页 |
·严密的法律责任制度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