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水下通信(声纳通信)论文

短距离水声网络的MAC层协议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2-20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20页
   ·论文主要内容以及结构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水声通信的特点第22-31页
   ·水声信道的特点第22-25页
     ·声波的传播延时第22页
     ·声波的传播损失第22-23页
     ·海洋环境噪声第23页
     ·窄带特性第23页
     ·声波的多途传播第23-24页
     ·多普勒频移第24-25页
   ·MAC层协议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5-30页
     ·网络拓扑结构第25-27页
     ·有限的能源第27-28页
     ·时间同步第28页
     ·隐蔽和暴露节点第28-30页
     ·远近效应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握手机制的短距离水声网络MAC层协议第31-37页
   ·MAC帧第31-33页
     ·帧格式第31-32页
     ·帧间间隔第32-33页
   ·接入控制协议第33-35页
     ·虚拟载波侦听第33-34页
     ·基本访问模式第34页
     ·RTS/CTS访问模式第34-35页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37-64页
   ·OPNET简介第37-39页
   ·搭建仿真平台第39-50页
     ·网络模型第39-40页
     ·节点模型第40-41页
     ·管道模型第41-50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0-62页
     ·端到端延时第50-55页
     ·数据碰撞率第55-57页
     ·误比特率第57-60页
     ·网络吞吐量第60-62页
   ·分析总结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基于蓝绿激光的短距离双模水声网络MAC层协议第64-79页
   ·蓝绿窗口第65页
   ·网络的模型第65-67页
   ·水下节点第67-70页
     ·硬件结构第67-69页
     ·工作方式第69-70页
   ·MAC层协议描述第70-77页
     ·蓝绿激光信标第71页
     ·三次查表的机制第71-75页
     ·接入方式第75-76页
     ·协议工作流程第76-77页
   ·协议算法总结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总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在上川岛公湾移动基站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cdma2000 1x系统前向链路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