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页
一、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界定第8-15页
 (一)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概念与特征第8-12页
 (二)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与专家证人的比较第12-13页
 (三)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比较第13-15页
二、域外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考察与借鉴第15-22页
 (一) 英国技术陪审员制度的考察与借鉴第16-18页
 (二) 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的考察与借鉴第18-20页
 (三) 俄罗斯专家制度的考察与借鉴第20-22页
三、建立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2-29页
 (一) 建立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必要性第22-26页
  1、解决行政案件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要第22-23页
  2、实现行政诉讼对抗式庭审改革的需要第23-24页
  3、实现行政诉讼双方力量平衡的需要第24页
  4、保护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需要第24页
  5、对鉴定结论等科学证据进行质证的需要第24-25页
  6、及时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需要第25-26页
 (二) 建立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可行性第26-29页
  1、鉴定结论与专家辅助意见目的一致第26页
  2、鉴定制度的不足为专家辅助人制度提供了生存空间第26页
  3、我国行政诉讼模式正逐步转向当事人主义模式第26-27页
  4、我国已出现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萌芽第27页
  5、我国司法实践中已有部分地区的法院尝试实行专家辅助人制度第27-28页
  6、有其他国家、地区成熟的立法经验可供借鉴第28-29页
四、构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设想第29-38页
 (一)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确定第29-31页
 (二)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与义务第31-32页
 (三)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出庭说明程序第32-33页
 (四)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出庭询问规则第33-34页
 (五)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效力及采信第34-35页
 (六)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第35-36页
 (七)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费用和报酬第36-37页
 (八) 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配套措施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国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